雷宜雨脸上的“不悦”瞬间转化为巨大的“尴尬”和“自责”,他搓着手,语气诚恳又带着点“委屈”:
“李组长,实在是对不住!让各位领导看笑话了!都怪我那时候太急功近利!您是知道的,09年底10年初那阵儿,全国忙着应对金融危机,‘四万亿’落地,上面催投资催得紧,我们搞支付的同时,想着也要承担点社会责任不是?正好咱老徐以前搞军工转民用,有渠道,搞了套顶级的实时水文监测建模设备,想着模拟长江汛情对沿江数据中心的风险评估……这不脑子一热,为了省服务器资源、提高测试效率,就在系统备份压力测试的时候,把真实水文数据也灌进去了……”
他顿了顿,语速加快,仿佛陷入那段“激情澎湃”的日子,连比划着:
“没想到测试效果确实好!逼真度高啊!对我们系统的高峰值压力测试帮助极大!那阵子我们给地方防洪指挥中心提交了好几个预测报告,据说预警提的挺准,还拿了感谢信的!后来系统稳定了,我们是想把测试数据清理干净归档的,但汉卿说他们小组当时熬了几个大夜做优化,太累了……清理脚本可能有点纰漏,把部分测试备份链带着水文数据一起,也打上了当时的历史冷备份标签混进来了……我一直以为早搞定了!汉卿啊汉卿,你说你……”雷宜雨懊恼地拍了拍徐汉卿的肩膀。
徐汉卿的头都快埋进胸口了,嘴里一直嘟囔着“我的错我的错”。
这时,一直沉默的苏采薇轻启朱唇,声音清泠柔和,恰到好处地接上了话,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追忆”和“后怕”:
“李组长,说起那时候的水文预测,其实还真出了点小‘意外’。有个站点关键参数设定错误,我们这模型差点把丰水期一个本来安全的江段算成有漫堤风险……地方上还真启动了应急响应,连附近一个工地的‘长江货栈’中转仓(她特意强调了这个名字)都被临时通知要做物资储备,搞得那几天的货运调度都受了点影响……最后幸好是虚惊一场,也没造成实质损失,我们内部还开了检讨会……唉,技术初心是好的,但管理没跟上,细节没到位,就容易闹乌龙,也给地方上添麻烦了。”
她轻描淡写,却无比自然地用一件真实的、看似无关紧要甚至有点工作失误的“往事”,完美地为雷宜雨“水文数据用于压力测试并取得实际社会效果”的说法做了背书和旁证,还隐晦地暗示了水文数据模型的操作痕迹确实存在并与某些核心业务(长江货栈物流)产生过真实交集。一切都天衣无缝。
李志强脸色变幻不定,看着屏幕上依然在不断刷出的“水文地理数据”、“水文监测站”的标签,再看看眼前“懊恼自责”的雷宜雨、头都快低到裤裆里的徐汉卿,以及旁边那位看似不经意但一开口就极具杀伤力和“说服力”的苏夫人。尤其是苏采薇口中提到的“长江货栈”应急响应这个小插曲,他隐约有印象,似乎是听过一点风声。
他们作为财政部审计署的人,查的是财务问题,揪的是资金流向不明的尾巴。结果一头撞进了一个技术混乱导致的、掺杂着水文建模数据的技术测试备份库里!这感觉就像拿着放大镜找账本,结果翻开的全是水利工程图纸!
“李处,”负责技术扫描的随员对着李志强无奈地摇摇头,声音低不可闻,“扫描逻辑规则调整了三次了……初步特征分析结果高度一致……绝大部分数据块特征吻合度超过99%指向水文模型……剩下的碎片化数据……无法有效判定为交易记录……像是混合编码的日志错误…甚至有点像乱码…”他顿了顿,极其艰难地补充道,“就算那少部分可疑片段是交易数据……以这种严重污染、高度混杂的状态,重建原始交易流的成本……几乎是天文数字……而且技术上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李志强沉默了几秒钟。突击核查,要的就是打对方措手不及,在对方来不及应对的情况下拿到关键原始材料。如果拿到的是这样一堆几乎全是水文的“废料”,价值为零,而且还被对方提前察觉……再纠缠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他缓缓吁出一口白气,紧绷的脸色稍缓,但语气依旧带着公事公办的严厉:“雷总,苏总,你们这套冷备份机制的管理,存在严重漏洞!数据分级隔离形同虚设!这就是你们对外宣称的国家级数据安全标杆示范工程?”
雷宜雨立刻站直身体,表情无比诚恳和“痛定思痛”:“是是是!李组长批评的是!一针见血!这事给我们敲了警钟!我回头立刻成立专门小组,由苏总和汉卿亲自挂帅整改,彻查所有历史备份,该归档的规范归档,该清理的绝对清理干净!绝对不留尾巴!这事我向您保证!我们长江集团对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绝不含糊!”
他顿了顿,往前凑近一步,声音压低,带上了几分“交心”的坦诚和微妙的“示弱”:“李组长,您明察秋毫,我这冷库里这点‘冷’底子,您几位也都亲眼看过了。其实就是当年技术初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