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穿过熟悉的厂区大门,昔日的喧嚣与滚烫早已被一种巨大的、沉甸甸的寂静取代。几座高炉巨人般矗立,炉身斑驳的铁锈如同凝固的血痂,无声诉说着上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落寞。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铁与火的气息,混合着钢铁冷却后特有的金属腥气。
“宜雨哥,这地儿……真能行?”瘦猴搓着手哈着白气,缩着脖子看着眼前庞大而锈迹斑斑的工业遗迹,眉头拧成了麻花。刚拿国家证书的风光劲儿,瞬间被这庞然大物的沉郁压得没了影儿。“一堆铁疙瘩,又冷又阴的。”
苏采薇挺着孕肚,轻轻扯了下雷宜雨的袖子,言语间带着担忧:“宜雨,徐汉卿的方案我看了,想法很绝,就是这成本……关停几座高炉、重新加固结构、改造内部空间,还有那‘外罩’的清洗和蚀刻,哪一项不是往钱窟窿里砸?特别是那些蚀刻的机器,汉卿说得好,‘艺术级精度’,那价钱看得我肝儿颤。这‘光谷支付城’,听着大气,可别成了咱的‘光谷无底洞’。”她孕期反应上来,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里的精明劲儿丝毫未减。
雷宜雨没直接回答他们,他走到其中一座停炉许久的庞大高炉下,伸出手,粗糙的手指抚摸着冰冷粗糙、布满锈蚀的铁壁。那触感,坚硬、沧桑,带着一种沉睡的力量。他目光望向远处其他同样静默的炉体,像是在看一群被时代浪潮抛下的老兵。
老吴穿着他那身油渍麻花的工装,带着几个同样满身油污的老伙计噔噔噔地跑过来,声音洪亮:“小雷老板!您可算来了!这帮小子,听说要把这几座宝贝疙瘩掏空整那啥‘数据中心’,说啥‘历史文物’,死活不信咱能干成漂亮活儿!”他嗓门大,震得周围嗡嗡响,带着下岗又“上岗”后特有的精气神和自豪。“老子们伺候了它们半辈子,比老婆孩子都熟!说掏空改造就伤筋动骨啦?那是咱不会弄!现在,嘿嘿……”老吴拍了拍旁边一个看起来憨厚的老师傅肩膀,“这是老王,三号高炉的‘老护炉’,闭着眼睛都能摸清这炉子五脏六腑!我们合计好了,保准给它整得利利索索的,再披件新衣裳!”
他身后的工人们都挺直了腰杆,眼神里透着技术工人的那股子自信和期待。他们经历了下岗的茫然,又被雷宜雨从泥潭里拉出来,赋予了新的价值和尊严。对于这些炉子,他们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感情和改造的决心。
“老吴,王师傅,辛苦了。”雷宜雨点点头,脸上露出难得的温和笑容。他知道,这些沉默的钢铁巨人,在老一辈钢铁工人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不是‘掏空’,是‘新生’。”他转向徐汉卿,“汉卿,带我们看看你的‘新衣裳’设计。”
徐汉卿推了推厚厚的眼镜片,瘦高的身形在巨大的高炉下更显单薄,但眼神却异常兴奋。他立刻展开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线条密密麻麻,赫然是眼前几座高炉的结构解剖图和一些极富创意的改造设想。“雷总,苏总,瘦猴哥,你们看!”他指着图纸,“这几座高炉主体结构完好得像穿了层铁甲!内部空间巨大,正合适当咱们云计算中心的天然‘碉堡’!墙体厚实,恒温隔噪效果一流!改造重点在两点:一是内部安全加固和温控、电力、光纤接入,这交给老吴的改装专家团,我看行;第二点,也是最出彩的……”
他顿了顿,眼睛放光,指向图纸上高炉外壳的处理:“就是这‘外罩’!咱们把这厚厚的锈层小心打磨去除——不是为了丢掉,是为了‘化腐朽为神奇’!然后,在整个炉体外壳上,用特种耐腐蚀激光蚀刻机,打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二维码!覆盖所有立面!”
“二维码?刻炉子上?”瘦猴张大了嘴,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眼神在图纸和斑驳的炉体之间来回扫,最后定格在徐汉卿脸上,“汉卿,你发烧了?这么多二维码刻上去,花得跟麻子脸似的,有啥用?当画儿看?”
徐汉卿得意地挑了挑眉:“瘦猴哥,格局小了不是?这可不是普通的二维码!每一个码,都对应着云端存储的一段珍贵历史影像!钢厂奠基的纪录片、第一炉铁水的奔腾、炉前工挥汗如雨的作业场景、厂运会热火朝天的老照片……只要用咱们‘长江付’APP对着炉子扫任何一个码,手机立刻就能播放那段尘封的历史!”他激动得语速飞快,“想想看,游客、市民,甚至将来我们‘光谷支付城’的客户员工,走到这巨大的钢铁历史长廊下,掏出手机一扫,冰冷的钢铁巨人瞬间‘活’过来!历史的铁水在人们掌心流淌!这才是真正的‘数字转世’!钢铁厂的灵魂在二维码里永生!而且——”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技术宅的狡黠:“这种特殊材质的蚀刻,还能巧妙处理掉炉体原来的锈蚀瑕疵,形成一种独特的工业艺术肌理。最重要的是,改造完成后,这些覆盖了无数历史记忆二维码的巍峨高炉,本身就成为一个震撼无比的地标,就是咱们‘光谷支付城’最硬核的广告牌!大气,有故事,能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