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耀眼的电子蓝光,冷酷而纯粹,以无可阻挡的姿态,穿透了弥漫的热蒸汽,穿透了呼啸的风扇气流,甚至在那一瞬间,压倒了窗外凄厉呼号的北风!将整个巨大渣场浸染成一片灼热而璀璨的蓝色琥珀!
热浪蒸腾,钢渣山表面残余的冰冷积雪如同被烈焰舔舐一般,发出急剧的“嗤嗤”声响,肉眼可见地萎缩、融化、化作更浓的白雾,又被更加狂猛的热风瞬间卷走!刺骨的严寒在这方空间被彻底驱逐、粉碎!
震撼人心的蓝光持续了十几秒才缓缓平复下来,矿机阵列的低频咆哮和风扇尖啸重回主导,但空气中弥漫的焦灼热浪和臭氧气味,以及那十万颗显卡核心在极限状态下留下的视网膜残影,仍在无声地诉说着刚才那短暂却足以铭刻在场的每个灵魂的瞬间。
板房外的雪地上,包括李前进副厂长在内的武钢众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般僵立在原地。他们脸上的惊愕尚未退去,混杂着难以置信、甚至是一丝本能的恐惧。保卫科干事紧攥着的电棍早已熄灭,手心全是汗,他下意识地吞了口唾沫,喉咙干得发紧。眼前这景象,超出了他们对“废渣场”这三个字的任何理解范畴——这哪是什么工业废料的堆积地?这分明就是一个隐藏在破败油毡布下的未来科技熔炉,一座由算力构筑的、正在轰鸣运转的现代金字塔!
冷风夹杂着雪粒试图重新卷土重来,但刚接近矿场边缘,便被一股无形的炽热气墙推散、消融。渣场,俨然成了寒冬中一个独立燃烧的赤道小岛。
雷宜雨从板房内缓步走出,脸上没有得意,只有工程任务按计划推进的平静。他走到仍处于石化状态的李前进面前,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指了指那片已经彻底褪去梦幻蓝、但依旧散发着滚滚热浪和强大声波的巨大机群。
“李厂,辛苦了,让您大冷天跑一趟。”雷宜雨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机器的噪音,“现在,‘废热发电综合利用示范单元’一期十万千瓦负载热启动调试顺利完成,请您验收。初步数据显示,这部分热能回收用于厂区供暖的效率,保守估算每年能给咱们武钢节省燃料费用至少这个数。”他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个让李前进眼皮直跳的数字。
李前进终于从震撼中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嘶哑:“你…你们这是…在发电?!”他指着那密密麻麻闪烁着各色状态灯的显卡阵列,“就靠这些‘破烂’?雷总,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他无法理解,也不敢相信雷宜雨随口扯出的“废热发电”的名头。那狂暴的算力,那惊人的热浪,那科幻般的蓝光,无不指向更深层、更神秘的目的。
雷宜雨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引导性地问道:“李厂,您还记得上次集团审计风暴吗?那么多账本、凭证、数据,要人工核对到猴年马月?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能在几分钟内完成需要几千人忙活几个月的计算量呢?”他看着李前进迷惑不解的眼神,又抛出一个重量级的诱饵,“或者说…咱们武钢高炉里的风温、配矿比例、出铁节奏…这些海量操作参数背后,是否隐藏着能耗降低5%、甚至10%的最佳组合,只是我们以前无力计算?”
李前进的心脏猛地一跳。降耗增效?这可是关系到真金白银的核心指标!武钢家大业大,能耗基数惊人,别说降低5%,就是1%也意味着天文数字的效益!而传统的工艺优化和数据挖掘,效率低下,周期漫长,正是像他这样的生产主管最头疼的痛点。
“你是说…”李前进的眼神变了,不再是质疑和警惕,而是燃起了一丝狂热,“这些东西…能算出来?”他指向那依旧嗡嗡作响的“大铁盒子”。
“准确地说,是这些‘服务器’,借助一种特别的数学模型和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雷宜雨巧妙地避开了“挖矿”、“区块链”、“加密货币”等雷区词汇,“它们需要消耗巨大的电力,产生惊人的废热,但产出的是…一种超越传统计算能力的结果。这种能力,正是未来工业大脑的核心。我们称之为‘超算’,用于探索生产效率和工业密码的未来路径。江城科技中心那边的长江云数据中心是核心中枢,这里,就是它的一部分尖端算力触角,一个…探索未来潜力的实验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算…”李前进喃喃自语,这个词在他这个老钢铁人心中激起的波澜可想而知。他看着眼前这座散发着磅礴热力和神秘光环的“铁疙瘩方阵”,又联想到长江实业之前的技术实力和在金融、IT领域的赫赫声名(如327事件精准操盘、击败阿里竞争的长江货栈、提前预警H1N1的医保大数据),心中的天平开始迅速倾斜。技术的神秘感叠加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承诺,以及“探索未来”的光环,重重地击中了他的心坎。
“可这电…这场地!”李前进终于回到了现实问题,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带着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