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说得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位最先说话的老人点头表示赞同:“这些铜像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每个人记住。”
“九三零”
“其实,”
祁同伟接着说:“这些铜像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传承和发展。”
“你说得太对了,”
几位老人纷纷点头称赞:“希望更多人能像你这样重视历史文化。”
“谢谢几位老人家的认可,”
祁同伟诚恳地说:“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东西。”
就在他们沉浸在回忆中时,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这里是海晏堂吗?”
她礼貌地问,脸上露出一点困惑。
“对,就是这儿。”
祁同伟笑着回应,“您是外地来的游客吧?”
“是的,我们从南方来,第一次来北京玩。”
年轻妈妈点点头说,“孩子特别喜欢听历史故事,所以带他来看看这些老地方。”
“那你们选得没错,”
高小琴热情地接话,“这儿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
高小琴其实看出来了,这个年轻妈妈可能对祁同伟有点意思,但她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悦。
“比如说这个海晏堂,”
高小凤接着说,“以前这儿是个非常豪华的娱乐场所,皇帝和皇后经常在这里办宴会。还有那个十二生肖铜像喷泉,每到整点就会有不同的生肖喷水,就像一个天然的钟一样。”
“真的吗?太有意思了!”
小男孩听了之后特别兴奋,“妈妈,我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地方。”
“好,”
年轻妈妈笑着说,“谢谢你给我们讲这么多有趣的事。”
“不用谢,”
祁同伟摆摆手,“大家都是来参观的,互相分享点知识很正常。”
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一根保存比较完整的石柱旁。这根石柱虽然被岁月磨蚀过,但上面的雕刻依然清晰可见。
“老公,你看这些花纹,多好看。”
钟小艾轻轻抚摸着石柱,感叹道,“就算过了这么多年,还是那么清楚。”
“这正是古代工匠手艺高超的体现。”
祁同伟感慨地说,“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他们的用心和智慧。”
“嗯,”
梁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时候我觉得,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但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如古人那样有耐心和专注。”
“确实如此,”
04高小琴表示赞同,“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些留下来的文物。”
“没错,”
高小凤附和道,“我们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并保护好这些东西。”
这时,旁边又来了一群游客。
“各位老师,能帮我们拍张照片吗?”
其中一个人请求道,“我们觉得这儿特别美,想留个纪念。”
“没问题,”
祁同伟痛快地答应,“你们站好位置,我来给你们拍。”
“谢谢啦!”
几个人连声道谢,然后按照指示站好队形。
“一二三,茄子!”
随着相机快门声响起,一张满是笑容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拍得真棒,”
那个要拍照的游客夸赞道:“你的摄影技术真厉害!”
“呵呵,”
祁同伟谦虚地笑了笑:“不过是按了下快门而已。”
“老公,你太谦虚了。”
钟小艾在一旁打趣说:“你平时就喜欢拍照,技术肯定差不了。”
“没错,”
高小琴也跟着起哄:“我们出去玩的时候,都是他在拍照。”
“好了好了,别夸我了。”
祁同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大家开心就好。”
不知不觉中,太阳开始往西边走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海晏堂的旧址上,给这片古老的建筑添了几分温暖的感觉。
“时间过得真快,”
梁璐感叹道:“一转眼一天就要过去了。”
“是,”
祁同伟环顾四周:“今天虽然结束了,但这段回忆会一直留在心里。”
“希望下次还能再来这里。”
钟小艾依依不舍地说:“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一定会的,”
祁同伟坚定地握住她的手:“只要我们想,随时都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