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 第227章 襄阳大捷

第227章 襄阳大捷(1/2)

    宋理宗也愣住了,自己这边都准备向蒙古人投降了,没想到襄阳居然传来捷报,这什么情况?

    “快,呈上来!”

    宋理宗急忙让太监将奏折呈上来,他一把抢过奏折看起来。

    奏折上说杨家军已经全歼了五万蒙古东路军,更神奇的是竟然杀了皇子阔出、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

    落款写着古城县县令杨建国。

    宋理宗睁大了双眼,他简直不敢相信,如果说襄阳打了个胜仗,杀了几百个蒙古兵,宋理宗还是相信的。

    如果真是大了个小胜仗,他派使者去和蒙古人谈判就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没准还能省几万两银子呢。

    可宋理宗万万没想到,竟然把蒙古人五万东路军全歼了,这是怎么做到的,那可是五万蒙古铁骑啊。

    最让宋理宗不理解的是,消灭蒙古铁骑的人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叫什么杨建国。

    宋理宗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急忙叫来大太监董连升。

    董连升之前去襄阳做过监军,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宋理宗想问问他知不知道这个叫杨建国的县令是怎么回事。

    董连升瞬间想起来了,他对杨建国的印象可是十分深刻。

    当初蒙古人第一次攻打襄阳,宋理宗异想天开,想要襄阳守军主动出城打蒙古人,将蒙古人的首级砍下来,垒成京观,用以震慑蒙古人。

    当时襄阳守将没一个敢出城和蒙古人打仗的。

    正是这个古城县县令杨建国率领他的杨家军出城杀退蒙古人,砍下来许多人头,这才完成了圣命。

    不过董连升不太喜欢杨建国,主要是因为杨建国这人没眼色,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监军太监到军营里,武将必须上态度,花银子贿赂监军。

    这样监军太监回到皇帝身边才能说你的好话,即使主将打了败仗,只要贿赂监军,等监军回到皇帝身边,败仗也能给你说成胜仗。

    如果你得罪了监军,即使你打了胜仗,等监军太监回到皇帝身边,一阵说你坏话,再大的胜仗也给你抹黑了。

    董连升作为皇帝钦点的监军太监,他以为杨建国最起码得孝敬自己千八百银子。等自己回到朝廷,才能在皇帝耳边替他说几句好话。

    谁知道杨建国态度傲慢,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一个铜板都没孝敬自己。

    倒是赵笵很懂事,给自己孝敬了不少银子。

    董连升对杨建国很不满意,回到朝廷后把所有的功劳都说成是赵笵的。

    至于杨建国则是轻轻带过,只说他也帮了很多忙,但并未和宋理宗说他有功劳。

    以至于宋理宗都快把杨建国忘了。

    如今见杨建国发来奏折,说率领杨家军全歼了五万蒙古东路军。

    宋理宗急忙将董连升叫来,问他杨建国是什么情况。

    董连升想了想,之前杨建国立下大功被自己隐瞒了,已经和他结下梁子。如今可不能让他得势,不然肯定没自己好果子吃。

    于是董连升在宋理宗面前把杨建国狠狠抹黑了一把。

    说杨建国本是古城县周边大山里的一伙土匪,杀人放火、危害乡里、淫人妻女,无恶不作。

    他的杨家军也是土匪改编来的,都是一些作奸犯科的亡命之徒。

    后来杨建国甚至率领杨家军攻占了古城县,杀了县令,鱼肉当地百姓。

    直到蒙古人来了,襄阳知府赵笵才将杨建国和他的杨家军招安,让他们帮忙打蒙古人。

    这才将他任命为古城县县令,其实杨建国不过是一个土匪头子罢了,根本不是什么好人。

    宋理宗闻言大失所望,本以为这个杨建国是大宋的希望。

    没想到是一个土匪头子,杨家军不过是一群亡命之徒。

    不知道这样一伙土匪是怎么全歼蒙古五万大军的,不会是假的吧。

    宋理宗想到此处顿时大怒,这可是欺君之罪,害的自己白白兴奋了一场。

    “大胆!大胆!这个杨建国好大的胆子!竟敢戏弄朕!他一伙土匪怎么可能消灭五万蒙古铁骑!”

    宋理宗将奏折摔在地上,气的大发雷霆。

    “陛下,杨家军不但送来了奏折,还有大量蒙古人的首级和信物,还有蒙古宗王口温不花的尸首,都放在黄门外了,看着不像是假的。”

    传旨的太监急忙对宋理宗说道。

    “哦?有这事?快带朕去看看!”

    宋理宗听说有蒙古人的首级和信物,急忙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宫外查看。

    只见黄门外停着几十辆大马车,车上装的满满的都是人头。

    宋理宗和文武百官激动坏了,急忙上前查看,只见一车车都是蒙古人的脑袋。

    辫子头,塌鼻梁,单眼皮……

    绝对是鞑子的长相,并非杀良冒功。

    几十辆大马车,足足有成千上万个人头,看来襄阳真是大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