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之林冲覆宋 > 第243章 兵变1

第243章 兵变1(2/2)

开攻击。城内,也有内应配合,四处制造混乱,扰乱禁军的防御部署。

    大皇子赵煦和三皇子赵训虽早有防备,但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大规模兵变,仍有些措手不及。他们匆忙调遣各自的心腹军队,试图抵挡叛军的攻势,然而仓促之间,军队调度难免出现混乱。

    赵佶得知兵变消息后,怒不可遏,在宫中大发雷霆:“这群乱臣贼子,竟敢公然起兵谋反!张邦昌,你不是说已加强禁军戒备了吗?为何还会让叛军如此轻易地发动兵变!”

    张邦昌吓得冷汗直冒,扑通一声跪地,惶恐地说道:“太上皇恕罪!江南世家此次行动极为隐秘,且临安守军中多有世家子弟,他们作为内应,里应外合,使得叛军轻易突破防线。如今叛军来势汹汹,局势危急,唯有禁军镇守的皇宫暂时安全。臣罪该万死,辜负了太上皇的信任,还望太上皇降罪!”

    赵佶强压怒火,喝道:“此刻不是论罪的时候!即刻传朕旨意,命各路勤王军火速赶来支援,务必将这群叛军一网打尽!你速去整顿禁军,死守皇宫,若有闪失,朕拿你是问!”

    而此刻的赵构,在府邸中得知江南世家已然起兵,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深知,成败在此一举。“秦爱卿,是时候了。传我命令,让军中旧部按计划行事,里应外合,助我登上皇位!”赵构目光坚定,握紧了拳头。

    秦桧立刻领命,迅速安排人手,将消息传递出去。

    赵构曾身任建武军节度使与定武军节度使,这两支军队是宋国专为抵御金人而精心筹建的新军。往昔宋金对峙,局势剑拔弩张,这两支新军承载着护国重任,凝聚着宋国上下的殷切期望。

    谁料,后来金人竟被大梁军击败,致使这两支新军错失了在抗金战场上扬威的机会。宋国南迁时,它们毫发无损地随皇室南下,而后肩负起镇守临安的艰巨使命。

    即便是韩愈兴兵攻打大梁之时,也未动用这两支军队,从而使其成为大宋在风雨飘摇中所倚仗的最后强大防御力量。此刻,身处绝境却野心膨胀的赵构,将扭转局势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两支军队身上。

    赵构的心腹们领命后,如同鬼魅般迅速潜入建武军与定武军的营地。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进两位主将的营帐。就在主将们毫无防备之时,心腹们骤然出手,手起刀落,瞬间斩杀了建武军与定武军的将领。

    鲜血溅洒在营帐之内,染红了地面。心腹们深知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耽搁。他们提着带血的刀剑,冲出营帐,振臂高呼:“康王殿下有令,随我等攻入临安城,助殿下登基,保我大宋太平!事成之后,荣华富贵共享!”

    士兵们在惊愕之余,见将领已死,又被心腹们一番蛊惑,加之平日对赵构也有所耳闻,竟有不少人被煽动起来。很快,两支军队在混乱中被心腹们整合,浩浩荡荡地朝着临安城进发。

    一时间,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建武军与定武军气势汹汹地朝着临安城扑去,而此时的临安城,本就因江南世家的起兵而陷入混乱,如今又面临这两支生力军的冲击,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城内外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整个临安城仿佛置身于狂风暴雨的中心,宋国的命运在这瞬息万变的局势中,愈发显得岌岌可危,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无人能够预知。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