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之林冲覆宋 > 第234章 赵恒的试探

第234章 赵恒的试探(2/2)

恒看着眼前的儿子,虽面色依旧憔悴,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煦儿,如今大梁对我大宋虎视眈眈,若大梁兴兵犯境,你当如何应对?”

    赵煦毫不犹豫地抬起头,目光坚定:“父皇,儿臣以为,我大宋虽历经波折,但骨气不能丢。大梁若敢兴兵犯境,我大宋定要全力迎战!我大宋军民众多,若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未必不能与之一战。”

    赵恒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赵煦接着说道:“与此同时,儿臣也深知战事无常,为防战败之危,必须提前做好周全准备,为大宋留下火种退路。儿臣会安排可靠之人,在偏远但战略位置重要之地,储备粮草、安置百姓,建立秘密据点。一旦前线战事不利,可将皇室宗亲、朝中栋梁转移至此,以图东山再起。”

    赵恒听后,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嗯,你能考虑到这些,也算有些谋略。下去吧,朕自有定夺。”

    赵煦再次行礼,稳步退出寝宫。

    而另一边,三皇子赵训在接到召见旨意后,同样不敢耽搁,急忙赶到赵恒面前。

    “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安。”赵训恭敬地行礼。

    赵恒看着他,神色平静地问出同样的问题:“训儿,若大梁兴兵犯境,你打算如何应对?”

    赵训略作思索,缓缓说道:“父皇,如今我大宋内忧外患,国力尚未恢复。若与大梁贸然开战,百姓必将生灵涂炭,国家也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儿臣以为,此时主张议和方为上策。”

    赵恒眉头微皱:“议和?你可知,议和并非易事,对方未必会轻易答应,且议和可能需付出巨大代价。”

    赵训赶忙说道:“父皇,儿臣明白。但此时与大梁开战,我大宋胜算不大。儿臣会派遣能言善辩之臣前往大梁,许以对方一些利益,以土地换和平,先求一时安稳。待我大宋休养生息,国力强盛之后,再做他图。”

    赵恒听后,面色凝重,摆了摆手:“你且退下吧,朕会仔细考量。”

    赵训行礼后,心中忐忑地离开了寝宫。

    待两位皇子都离开后,赵恒独自坐在榻上,反复思索着他们的回答。大皇子主张迎战并留退路,彰显出他的果敢与远见;三皇子主张议和,虽略显保守,但也考虑到了大宋当前的困境。究竟该选谁为太子,才能真正带领大宋度过眼前的危机,赵恒心中一时难以决断。这场关乎大宋命运的抉择,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