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禽满四合院之打不败我的终成勋章 > 第454章 开条件,秦淮茹嫁师傅

第454章 开条件,秦淮茹嫁师傅(1/2)

    第四百五十四章 开条件,秦淮茹嫁师傅

    想通了此节,易中海也觉得惟有第三条路可行。

    可惜,他没想过。自己的枕边人,有着几十年感情的吴巧芹,不也是睡在自己身边,可自己却任由眼睁睁看着她心脏病发而死去的吗?自己面对几十年结发妻子,都能默然看着她一点点死去,难道秦淮茹对自己的感情还能超越吴巧芹对自己感情深厚吗?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只能说,易中海是先预设了结论,才去围绕结论构思论据。而且只挑选有助于自己结论的论据。

    何雨柱觉得回四合院麻烦,而且最近和娄晓娥为了饭店开业确实忙的不行。

    最近一段时间,都和娄晓娥住在装修完毕的娄公馆里。

    娄公馆所谓的装修其实也非常简陋,除了铺的盖的相对奢华昂贵以外,其他的东西,娄晓娥都听从了何雨柱的建议,简单把墙壁刮白,家具从二手市场买了几个必要的凑合。两人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在饭店里。

    何雨柱两人在忙碌了半年后,娄谭春秋总算顺利开业。何雨柱厨师圈的朋友,人脉,轧钢厂的老关系,以往请何雨柱去做过饭的一些领导贵人,都纷纷送来了祝贺,娄谭春秋的生意很快步入了快车道。

    于莉也很争气,虽然确实存在涉外能力不足、管理大酒店经验不足和人确实相对土气几个死穴。

    但于莉的上进和努力,也确实落在了所有人眼中。放眼望去,国内确实缺乏合适人才,娄晓娥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四合院内部,易中海“老牛吃嫩草”的步骤,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

    这天,秦淮茹趁工厂管理松懈,请了一天假。先装作若无其事,和棒梗共同外出上班。待到棒梗往清洁队走去,秦淮茹快速折返回家。

    婆媳俩打发两个闺女赶出去买东西,在屋里,就易中海求娶一事进行了一番密谈。

    最后的结论,是秦淮茹可以嫁过去,但结婚之前:

    1、需要给贾张氏300元,贾家三个孩子每人100元,一共600元。

    2、贾家孩子对易中海不改口,以前叫什么以后还叫什么。

    3、易中海空闲的房子要立即给棒梗居住,方便棒梗找媳妇。

    4、每个月,秦易两口子额外给贾张氏5元钱养老。

    5、如果棒梗结婚,易中海要把房子过户给棒梗,还得出不低于500元彩礼。

    6、小当和槐花结婚时,易中海每人置办不少于不少于100元嫁妆。

    棒梗这一世,没有傻柱这个野爹当靠山,相对在家里没有那么跳脱。毕竟闹了也闹不到,白闹一场,肚子饿的更厉害而已。如果母亲嫁出去,就能有自己单独的房子住,就能找媳妇,还能有500块,即便现在清洁队的工作不好,有这500块,贾家再添点,买一个更好的岗位就是了。相信有了这诸多好处,棒梗是不会闹的。

    至于小当和槐花,秦易结婚这100块贾张氏可没打算真给她俩,只是找的借口敛财在自己手里而已。不过等俩孙女将来嫁人的时候,让易绝户一人出100块嫁妆,这样自己孙女嫁出去时也有面子,将来也能更好的孝敬自己。相信这两个平时就蔫巴巴的女孩儿也不敢反对。

    婆媳协商完毕,秦淮茹还想表演一番心疼和不舍,贾张氏挥挥手打断了秦淮茹的表演。直说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要有异心,早就跑了。我是相信你的。

    贾张氏抹着泪叹息:终究是我们东旭福薄,你为贾家已经付出这么多,现在为了孩子结婚和房子,还要继续委屈你嫁到对门的绝户家里,相信到死,你心底里也还是我们贾家的儿媳妇,死后还是要进我贾家祖坟,那个易绝户,哼哼,,,

    秦淮茹听到婆婆霸道的泪眼下说出如此话语,情真意切的痛哭流涕。

    贾张氏也是一把搂住秦淮茹,这一刻,婆媳感情化为母女感情。

    俩人考虑到棒梗有点窝里横,还有点炮仗脾气,婆媳俩便决定不在院里和棒梗谈。商量也快中午了,在附近找个国营饭店,带棒梗吃顿好的,吃完再说。

    婆媳俩计议已定,便主动前往棒梗上班清扫的区域。

    临行前,秦淮茹跑到易家,告诉易中海,等小当槐花回来,让他们给老易老刘做饭,他们婆媳俩现在要出去做通棒梗工作。

    易中海也是喜上眉梢,连连点头。还很大方掏出5块钱和粮票,让婆媳俩带棒梗吃顿好的。

    婆媳俩拿着钱,美不滋滋的赶到棒梗分管的清扫区域。寻了几条巷子也没有棒梗,只有一个半大孩子在扫地。

    两人抓过孩子一问才知道,是棒梗每月花5块钱,雇他在这里打扫。

    要不怪人家贾张氏老说,他们家棒梗,打小就聪明呢。

    棒梗把自己负责的区域分成两块,找了附近两个家里异常贫困的孩子,每人每月给5块钱,每天要把自己负责区域清扫干净。棒梗一个月啥也不用干,就能白赚10块钱。妥妥的大聪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