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山阴传:江山美人谋 > 第218章 挥师南下

第218章 挥师南下(1/2)

    公元467年,寒意刺骨。

    建康城内,捷报频传。

    宋明帝刘彧端坐于崇明殿上,手中捏着最后一道平叛奏报,眼底终于浮起一丝快意。

    “邓琬伏诛,刘子勋枭首,诸王尽殄——这天下,终究是朕的天下。”

    阶下,吴喜、萧道成等寒门将领按剑而立,战袍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昔日被门阀士族压制的寒门武人,如今因平叛之功,渐得重用。

    刘彧抬袖一挥:“传旨,犒赏三军!建康城内大宴三日!”

    三日后

    建康宫城的庆功宴刚散,残羹尚未撤尽。

    忽见一骑驿马自朱雀门飞驰而入,马蹄溅起昨夜积存的雪水,惊得巡夜禁卫纷纷避让。

    “八百里加急——”

    斥候滚鞍下马时,冻僵的手指几乎握不住军报:“启禀陛下!两日前,北魏慕容白曜已包围无盐城!”

    “当啷”一声,刘彧手中的金樽坠地。

    他倏地站起,冕旒珠玉剧烈晃动:“无耻!一个月前才签的《边境互市条约》,墨迹未干就敢撕毁?”

    他想起去|岁冬月,北魏使臣还捧着和亲公主的嫁妆,信誓旦旦说着“永结盟好”。

    如今公主的鸾驾才到平城不过旬月,北魏的铁骑就已踏破边城。

    昌黎王府内,沈曦斜倚暖榻,指尖轻抚茶盏。听完南风的禀报,苍白的脸上渐渐泛起红晕:“你的意思是……北魏言而无信?”

    南风喃喃道:“如今两国公主亲事已成,太后这般作为,岂不是自打脸面?”

    “你又知道什么?”沈曦轻笑出声,茶盏中映出他微弯的眉眼:“那又如何?”

    他慢条斯理地抿了口茶,“条约上可印有陛下玉玺?昌黎王的印章……做不得数的。”

    *

    与此同时,刘楚玉指尖捏着弦月送来的密信,烛火将信纸映得半透。纸上寥寥数语却让她心情大好,“慕容白曜已将无盐围困,兵临城下。”

    “好一个骁勇的北魏将军……”她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将信纸凑近烛火。

    火舌舔舐纸角的瞬间,映得她眼底暗芒浮动。

    宋国越乱,她的机会就越大。

    鸩酒已备好,只待刘彧焦头烂额之时。

    可思及于此,她指尖忽地轻颤,火星溅落在手背上,灼出一点红痕。

    她吃痛,目光却不自觉飘向窗外。

    自那日她失态后,沈曦就像从这世上消失了一般。

    明明还有两日便是大婚,可王府里连半寸红绸都寻不见。

    她甚至连凤冠霞帔都未曾试穿。

    府里的下人们照常洒扫做事,却都默契地绕开她住的院落。

    送膳的丫鬟放下食盒就走,连句“王妃请用”都懒得说;管事嬷嬷每日例行问安,眼神却总飘向别处,仿佛她是什么不该看的物件。

    他是不是后悔了?

    窗外忽有寒风卷过,吹得烛火剧烈摇晃。阴影里,刘楚玉的侧脸明明灭灭,像一尊即将碎裂的玉像。

    书房里,沈曦盯着案上的战事舆图,指尖在“肥城”二字上重重一按。

    烛台摇曳,映得他苍白的脸上血色浮现。

    “王爷,该试婚服了。”老管家在门外小心翼翼道。

    沈曦头也不抬:“放着吧。”

    管家欲言又止……

    那婚服已放了整整七日,连熏香都散尽了。

    “王爷,太后急诏。”恰在这时,南风踏着雪粒子进来,肩头还落着未化的雪,“说是军情紧急,要您即刻入宫议事。”

    沈曦指尖微微一顿,清冷的眸子浮上一抹讶异。

    他的婚期就在两日后,这个节骨眼上召他入宫?

    他抬眸望向窗外,暮色中,西厢房的灯火透过茜纱窗,在雪地上投下一片朦胧的红。

    “加派一队暗卫。”沈曦突然开口,指尖在案上战事舆图边缘一压,缓缓卷起,“守好王府。”

    南风一怔:“王爷是担心?”

    “太后最近见过徐家的人吗?”沈曦冷不丁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

    徐丞相的女儿,正是当初太后想塞给他的正妃。

    南风一时明白了什么。

    王爷嘴上说着“守好王府”,实则真正要守的,是西厢房那位。

    沈曦垂眸,将卷好的舆图收入锦筒,动作看似冷静,微颤的指尖却暴露他的惧怕。

    窗外,雪粒子簌簌敲打窗棂,衬得书房内愈发寂静。

    “她若少一根头发……”嗓音沉得像是浸了冰,“你知道后果。”

    南风后背一凉,立刻抱拳:“属下亲自去安排。”

    沈曦没再说话,只是望向窗外,西厢房的灯火在风雪中明明灭灭,像极了他此刻晦暗不明的心绪。

    *

    殿内地龙烧得极旺,热浪裹着龙涎香扑面而来。沈曦踏入殿内时,睫毛上凝结的霜花化作细密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