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个高效运转的信息处理器,手指快速地在鼠标上滑动,目光专注地扫过拾光映画资料专员用最快速度整理出的报告摘要。
好在他虽然忙碌,但拾光映画早已成长为影视圈的巨头,而且没有之一。
编辑部更是人才济济,即便没有他的剧本和那份来自未来的创意,仅凭借编剧们自行思考,互相之间的思想碰撞,以及各种文学著作,甚至是网络小说的版权收购改编,每个月就有不下五十部影视剧本创意的产出。
即便是完成度极高的成品剧本,一个月也起码有十多个。
而这些,全部都集中在了洛珞手中的这份报告上。
报告内容远不止剧本简介,更包含了技术可行性分析、物理设定说明、预期特效投入、拍摄难度评估、乃至资金状况。
也许是得益于他先后拍了两部科幻电影,第一部《源代码》还经过了市场认证,票房大卖口碑暴涨,随即更是斥十几亿的巨额投资搞了《流浪地球》。
这也让公司的人对科幻电影产生了浓郁的兴趣,近期内十部大制作电影的本子,有六本都是科幻方面的。
而洛珞考虑的首选,也自然是科幻电影为主。
毕竟如果选对了题材,拍这种戏的话,不仅仅能收获积分,说不定还能在角色和剧情上,得到一些其他的帮助。
然而让洛珞眉头紧皱的是,剧本虽多,但质量上他实在是不敢恭维。
就像当初《流浪地球》打开国产科幻大门后,如同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各种科幻剧本……剧本质量和演员阵容都是一言难尽。
这一点上,看过《上海堡垒》的观众想必很有发言权,更让人来气的是……他也是其中之一。
想到这里洛珞轻笑着摇了摇头,把杂念抛到脑后,挨个看起了剧本。
《神机谱》……
“设定很……宏大。”
这是洛珞看到剧本后的第一反应,但几乎成了唯一的亮点。
“主角意外获得一本‘未来科技图谱’,里面记载了各种神奇造物……”
洛珞皱眉翻看。
开篇就是主角在古董摊发现图谱,然后“电光石火”间大脑接受信息,直接悟出量子纠缠通讯器的原理。
洛珞耐着性子看下去。
剧本里所谓的“未来科技”天马行空到毫无逻辑:一种“反重力滑板”是用特殊频率的歌声驱动;一台“空间折迭引擎”启动的关键是主角流下的一滴“心诚”之泪;最终反派的大杀器竟是主角女友唱的情歌引发“爱之共振波”而化解……
“啪!”
剧本被重重拍在桌上。
洛珞简直气笑了:
“这写的是科技还是神棍手册?量子力学靠顿悟,材料工艺凭运气?这种东西拍出来,观众骂是小事,系统能给我多少积分?”
第二本剧本《代号:归零者》,封面设计得阴暗诡秘,充斥神秘符号。
比上一本强……也有限。
剧本正文充斥着大段晦涩的独白和不知所云的对话。
主角团队为了“阻止宇宙熵增”,要“重置”某个星系级文明。
他们的武器系统叫“存在抹除器”,使用方式玄乎其玄:
“需在目标文明哲学高峰时刻,同步其集体意识频率,进行逻辑悖论注入……”
敌人是一个名为“维序者”的组织,设定更是神神叨叨,号称维护某种“宇宙意志的平衡”,其领袖出场必念“存在即虚无,意义即牢笼”之类的箴言,动起手来却要靠一种能从影子里钻出来、专咬主角队脚后跟的“虚空蠕虫”。
洛珞看了一段主角和“维序者”长老在黑洞边缘的哲学辩论,那长老张嘴就是:
“你看到的光,不过是信息的尸骸;你感知的时间,不过是因果链的幻影……”
洛珞面无表情地将剧本扔向垃圾桶方向。
“找个编剧先学一年基础物理学和逻辑学!空洞的词汇堆砌、中二的口号加上毫无逻辑的战斗设定,拿什么去刺激‘系统’?浪费时间!”
第三本剧本《星尘恋人》,画风突变,粉红泡泡几乎要从封面溢出来。
这似乎是科幻爱情轻喜剧……
故事是经典的星际王子爱上平民女科学家。
冲突点是王子母星的“心灵感应结婚法”。
中间穿插着两人坐着会发光的飞船在星云里约会;反派贵族用“反物质玫瑰”陷害女主;男主开着机甲为女主在宇宙大战中上演一场全息烟花秀表白……
最高潮是王子遭遇政治危机,被逼迎娶盟友公主,女主用自己研究的一种能把思念实体化的技术瞬间感动了所有人,连最冷酷的老皇帝都泪流满面。
剧本结尾,两人在全体朝臣和宇宙舰队见证下,进行脑波同步仪式,王子头发发出的光芒点亮了首都星系的戴森环,为全宇宙带来光明与和平……
洛珞深吸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