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假千金真团宠,少帅偏爱到极致 > 第183章 危机来临3

第183章 危机来临3(2/3)

飘过来。

    胡茉莉总说:“陈先生,尝尝吧,张师傅的馄饨馅儿调得特别好。”他那时总被琐事缠着,嘴上应着“好”,心里却想着未处理完的账目和待赴的饭局,往往是她小口小口吃着,他在一旁抽完一支烟,就催着“走吧,晚了不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一直以为,是胡茉莉真的爱吃那碗馄饨。

    直到此刻,烟味呛得他喉咙发紧,才猛然想起——每次她舀起馄饨,眼神总不自觉地往他这边瞟,那碗馄饨凉了大半,她也没吃几口。

    哪是爱吃?分明是想多赖一会儿,想让这短暂的同行,能再长一点点。

    而他,那时候亲手掐断了一次又一次。

    烟蒂烧到了指尖,陈鹤德猛地回神,将其摁灭在脚下的砖缝里。

    弄堂深处传来馄饨摊收摊的动静,竹凳摩擦地面的声响,在夜里格外清晰。

    他望着胡茉莉从前住的那扇窗,漆黑一片。

    弄堂口的馄饨摊还在,只是那个喜欢在汤碗里撒一把翠绿葱花的人,已经消失了。

    陈鹤德抬脚走过去,坐在矮凳上,冲老板喊道:“老板,一碗三鲜馄饨,加葱花。”

    老板掀开锅盖,蒸腾的热气直飞上天,在路灯下飞舞着。

    “好嘞——”

    没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上面还飘着香油花,清香四溢。

    一小碟切碎的葱花推过来,老板看着陈鹤德,问道:“爷,好久没光顾我这小摊了,怎么你夫人没跟着一起啊?”

    老板是个爽朗的南方人,口音九转十八弯,总说胡茉莉和陈鹤德登对,不过他应该是不看报纸,也没钱去百乐门消费,所以不知道胡茉莉的死讯。

    “这都半年多了,我还以为你们搬家了。”

    陈鹤德学着胡茉莉的样子,把葱花洒在馄饨汤上,翠绿四散在浓白的汤底,像一群飞鸟遨游在天空。

    “她出远门了。”

    老板看不到陈鹤德眼底的落寞,问道:“哎呀,这一趟远门可真是远,这都大半年了,什么时候回来啊?”

    陈鹤德尝了一口,还是原来的味道,汤底浓郁,葱花清香,淡淡的香油味道散开在嘴巴里。

    “快了吧。”

    这次,老板听出来了,陈鹤德的兴致不佳,没说话,默默退回灶火旁,摇着蒲扇。

    馄饨摊的煤炉正旺,滚水咕嘟咕嘟翻着花,白汽裹着葱姜和骨汤的香气扑面而来。

    陈鹤德埋头用竹勺舀起馄饨,热汤烫得他舌尖发麻,额角却沁出一层薄汗,顺着鬓角往下滑。

    他没停,一口接一口地往嘴里送,像是要靠这滚烫的热意熨平心里的褶皱,可越吃,心口那股堵得慌的闷劲儿越重。

    “老板,来碗三鲜馄饨。”

    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在对面响起,带着点南京口音的软糯,却又透着股说不出的韧劲。

    陈鹤德舀汤的手顿了顿,抬眼望去。

    对面不知何时坐了个黑衣男人。

    四十多岁,窄长脸,高鼻梁,一双金鱼眼微微凸着,架在鼻梁上的圆眼镜镜片反着路灯的光,看不清眼底神色。

    身上那件深色长衫熨得笔挺,袖口一丝不苟地扣着,单看这打扮,倒像是个教书先生。

    陈鹤德放下竹勺,指尖在温热的碗沿上轻轻敲了敲:“你是哪位?”

    男人笑了,嘴角勾起一个很明显的弧度,说话慢悠悠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陈副署长,好有雅兴啊。”

    这声“陈副署长”让陈鹤德眉峰一挑。

    他扯过旁边的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手帕上的粗粝蹭过皮肤,带来一阵微痒。

    “你是南京来的吧?”他没绕弯子,语气里带了几分审视。

    男人没否认,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镜片后的目光落在他脸上:“我是南京军委秘书,兰青译。”

    陈鹤德手里的手帕“啪”地落在桌上。

    他眯起眼睛,视线像淬了冰,直直看向对面的人。

    兰青译。这个名字他早有耳闻。

    说是军委秘书,实则是南京军区实打实的二把手,上上下下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经他的手。

    传闻这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年跟着军委打天下,手里沾的血能浸红半条河,看着文质彬彬,实则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南京竟派了这么号人物来新海城。

    陈鹤德端起碗,喝了口热汤,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没压下心底的寒意。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兰青译这号人物亲自出动,绝不会是来吃碗馄饨的。

    最近能让南京如此上心的,除了程牧昀那支日益壮大的东州军,还能有什么?

    兰青译的出现,就像一面旗子,明晃晃地插在了新海城的地界上——代表着南京那边要对东州军动手的决心。

    陈鹤德望着碗里漂浮的葱花,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