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围绕“商住两用”的核心需求逐步推进细节落地。
考虑到场地本身兼具自住属性与经营功能,
装修设计上需要在实用性、合规性与特色化之间找到平衡,
尤其要兼顾游客体验与日常居住的舒适度。
从功能分区来看,一楼将作为核心经营区域,
明确划分出咖啡制作区、甜品展示区与堂食休憩区,
整体动线设计以“便捷直观”为原则,
方便游客进店后快速找到点餐、取餐和落座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苏甜想到要特别规划了一个临街的小型甜品窗口。
这个设计不仅能作为视觉标识,让路过的游客一眼识别店铺位置。
(房子的大门在小巷里面,避免因主入口隐蔽导致的客源流失),
还能承担简单的打包、外带功能,既提升了店铺的曝光度,
也为赶时间的顾客得了便利,堪称“一举多得”的点睛之笔。
风格定位上,装修将深度融合云南民族特色。
无论是墙面装饰、地面材质还是软装陈设,
都计划融入傣族竹编、白族扎染、纳西族木雕等元素,
搭配绿植造景与暖色调灯光,营造出“闹中取静”的休憩氛围。
考虑到游客多为短途停留、歇脚放松的需求,
座位布局会兼顾私密性与开放性,设置靠墙的半私密雅座、
多人长桌等不同形式。
不过,装修推进中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前置解决。
首先是临街窗口的合规性问题:
由于场地性质涉及自住房,
需先向相关部门确认是否允许开设临街经营窗口,
避免后续因规划不符导致整改。
其次是证照办理:经营咖啡、甜品需提前申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
尤其是涉及食品制作与销售的区域,需严格遵循卫生标准,
比如厨房分区、排烟排污系统的设计都要符合规范。
此外,商住两用的特殊性房屋还要在材料选择上更注重“双属性适配”。
比如地面优先选用耐磨、易清洁的防滑瓷砖,
(兼顾游客流量与日常居住)
墙面涂料则需兼顾环保性与民族图案的呈现效果,
确保经营与居住场景的无缝切换。
苏甜后面还添加了一个要求,二楼要有一个独立的楼梯入口,保证隐私性。
这是姜闵约好设计师到场沟通,
苏甜也特意邀请赵玲一同参与讨论后的一下意见。
毕竟后续场地的日常运营主要由赵玲负责,
她的意见能让设计更贴合实际使用需求。
后续几人和设计师讨论后,计划先敲定功能分区、风格细节与合规性方案,
再逐步细化施工流程,确保装修既保留云南特色吸引力,
又能满足经营与居住的双重需求。
敲定装修方向后,苏甜很快意识到刚刚提出的合规性问题的紧迫性。
临街窗口的开设、经营资质的办理,每一项都直接影响后续施工进度。
苏甜当即决定马上就去当地政府部门咨询,
姜闵知道这事需要跑手续,立刻自告奋勇要陪同前往,
主动请缨,让一旁的赵玲忍不住向苏甜投去“他啥时候变这么勤快”的好奇眼神,
惹得苏甜笑着摇摇头,眼里却藏不住好笑。
送走赶回老店忙活的赵玲。
眼下正是旅游旺季,咖啡店生意红火,加上筹备二店刚招了新人,
正需要手把手带教,赵玲是一个恨不得掰扯两瓣用,分身乏术。
苏甜和姜闵便带着初步的规划图纸直奔当地政务服务中心。
工作人员耐心解释了“住改商”的核心要求:
首先需确保不违反城乡规划和小区管理规约,
其次必须征得有利害关系业主的一致同意,
最后需到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办理备案审批。
整个下午的时间,苏甜几乎都泡在各个窗口之间:
填写《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提交房屋产权证明、草拟业主同意书模板,
咨询了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
过程中,苏甜联系了周行知,向他取取经,
周行知提醒她重点关注油烟问题,
按照规定,若咖啡制作涉及烘焙、熬糖等可能产生油烟的环节,
必须在装修时单独设计专用排烟管道,
且管道走向需避开居民生活区,避免后续因环保问题被整改。
这一点也让苏甜更加明确了装修时的细节要求:
厨房区域的排烟、排污系统必须提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