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风手中的三维地图清晰地显示,上一次有秦军单位探测到这片区域的位置就在前方不远处,而信号恰恰是在那里突兀地中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地图上的路径也在此戛然而止。
再往前探索,极有可能就真正接入了那个庞大而危险的收容区核心地带,敌军很可能就在那边设伏。
“嗖——!”
砰!
一声轻微但尖锐的破空声毫无征兆地响起,紧接着是子弹撞击金属的闷响!
一名囚犯的胸甲上猛地溅起一小簇火花,好在战甲坚固,弹头被弹飞了,并未造成有效杀伤。
“敌袭!收缩队形!”
米风反应极快,立刻压低声音下令。
众人训练有素地迅速向内靠拢,背靠背形成防御圈,枪口警惕地指向四周黑暗中每一个可疑的角落,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嗖——!”
砰!
又是一发冷枪!
这次子弹打在了武卒机器人肩甲上,同样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痕和轻微的震动。
依旧没有穿透。
多克凭借多年久历战阵的经验,迅速做出了判断:
敌人肯定就在附近!
之所以打不穿,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使用的武器威力不足——很可能是发射9毫米手枪弹的冲锋枪或者手枪。
这种小口径弹药,在中近距离上,想要击穿现代军用级别的动力战甲基本是痴人说梦。
想要构成威胁,至少得是12.7mm大口径反器材弹药,或者7.62x51mm NATO这类全威力步枪弹才行。
但问题是……敌人在哪?
既没有看到枪口火焰的闪烁,枪声也沉闷短促,带着明显的压抑感。
这情况,对方十有八九在武器上安装了高效的消焰器和消音器,刻意隐藏了开火痕迹。
“010,立刻扫描周围区域!”
多克沉声命令道。
其实在第一次枪响时,米风身边的010就已经启动了它的多重扫描系统。
它的光学传感器扫视着每一寸可见区域,红外热成像仪捕捉着异常的体温或机械发热点,特殊的环境扫描模式则试图捕捉空气中因射击而产生的微小粉尘颗粒或气体扰动——这些都是开枪后难以彻底消除的痕迹。
然而,010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令人费解:
扫描范围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热源信号,空气中也检测不到异常的粉尘浓度波动。
一切看起来都“干净”得过分。
这太反常了!如果是近距离开枪,枪口的高温热源不可能逃过红外探测,子弹底火激发时带出的微量火药残留粉尘也很难在密闭空间里瞬间消散无踪。
可现在,010什么都没发现。
真是奇了怪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