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陈晓调整着身上的装备带,头也没抬,“已经打响了。”
随着直升机爬升,视野豁然开朗。米风紧抓着舱壁的扶手,俯瞰下方:
广袤的漠北荒原尽头,燕山城的轮廓在晨曦中显现,而城市外围区域,炮火连天,烟柱升腾,呼浑邪的部队与新秦的进攻力量已经绞杀在一起,战况尽收眼底。
锐士们明确告知米风不能操作机载武器,他只能紧握扶手,稳住身体,感受着飞行带来的强烈震动。
起飞没多久,他们便遭遇了一支在外围警戒的呼浑邪小股部队。
护航的武装直升机立刻俯冲下去,机炮喷吐出火舌,火箭弹拖着白烟扑向地面目标。
米风乘坐的运输机也进行着剧烈的规避机动,整个机舱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小舟,猛烈地摇晃、颠簸。强烈的眩晕感让米风胃里一阵翻腾,脸色发白。
“小子!受不了就到后面把自己绑在安全绳上!”
老蒙看着米风被摇得东倒西歪,大声吼道,指了指机舱后部固定的安全索。
“不用!!”米风咬着牙喊道,努力对抗着身体的强烈不适。
他不禁想起之前在“种马”直升机与花旗人激战的经历,那次颠簸更猛烈,自己却能在机舱里如履平地般与敌人周旋。
相比之下,今天这点机动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自己怎么就撑不住了?
必须撑住!不能显得自己比锐士们差!
简单交战后直升机编队将敌军交给地面部队,它们则越过外围防线,继续向燕山城核心区域飞去。
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面部队正在城郊与敌军激烈交火。
米风他们的目标并非直接投入巷战,飞行员会寻找城郊相对安全的区域将他们投放下去,然后小队再伺机突入战场。
真正的巷战主力,此刻正从天而降!
米风仰头望去,只见城市上空,一道道拖着尾焰的“火流星”正高速坠落——那是新秦的高空投送舱!
这些一次性能装载七名士兵的胶囊状载具,具备自动开伞、姿态调整、缓降着陆等功能,外壳由复合装甲构成,具备相当的防弹甚至有限防爆能力。
它们被精准地投向预先标定的城区集结点,士兵们将在那里冲出舱门,迅速集结,投入残酷的街区争夺。
有人类士兵的投送,自然也有机器人的。
机器人的投送舱更加粗暴直接。由于无需考虑乘员的舒适性和生理承受极限,这些投送舱采用硬着陆模式,像炮弹一样以更高的速度砸向地面预定区域,着陆瞬间舱门炸开,一次性释放出十台名武卒战斗机器人。
它们的投放点更加随机,会从意想不到的角落、废墟、甚至楼顶突然冒出来,对任何识别为敌方的目标展开无情的猎杀。
整个燕山城俨然化作一片燃烧的修罗场。
城市的地标建筑——南部指挥中心大楼正冒出滚滚浓烟,然而这并未阻止后续的攻势,更多的投送舱如同陨石般,持续不断地朝着它及其周边区域砸落!新秦的进攻决心,展露无遗。
空中,双方的战机正在激烈缠斗。新秦的战机在呼啸声中与呼浑邪的“斯图卡”攻击机、“阵风”战斗机展开狗斗,但明显更显从容,甚至能抓住战斗间隙,顺手将炸弹精准地投向地面的敌军目标。
城市在燃烧,在呻吟。
米风俯瞰着这座正在被战火吞噬的大型都市,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如此规模的城市攻坚战,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全面战争的恐怖与毁灭性力量。
一座繁华的都市,此刻正被浓烟和烈焰包裹,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一点一点地走向毁灭。
俯瞰着下方已成炼狱的燕山城,米风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与他过往在特遣队执行的“小偷小摸”相比——无论是爆破某个关键设施,还是精准刺杀某个重要目标,甚至是在万年山经历的战斗——此刻眼前这场规模宏大、毁灭一切的全面战争,都显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
非要追溯,去年年底那场边境战役算一次初窥门径,而眼下这席卷天地的战火,才是真正的战争洪流。
事实上,自第一次裂土战争爆发以来,秦军主力鲜少与敌军展开同等规模的正面决战。
战争初期,联军曾凭借优势兵力给秦军带来巨大压力,但在此之后,战局便陷入了漫长的拉锯,充斥着零星的局部冲突和小规模交火。
联军并非没有寻求决战的机会,他们曾握有主动权,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把握住。
秦国人深谙消耗战的精髓。他们依托坚固的堡垒体系,采取被动防御策略。
联军跨越重洋,跋涉万里,漫长的补给线成为其沉重的枷锁。
反观秦国,自身便是产粮大国,钢铁、矿物、油料等战略资源虽非取之不尽,却足以支撑旷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