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73章 人人皆能读书!

第73章 人人皆能读书!(1/2)

    这次随行的队伍里,多了一个人。

    魏征!

    带他一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李世民被烦得不行,见了魏征都犯头疼。

    最近几天,朝堂上多次被魏征“教育”,搞得他很是难堪。

    可这个老头偏偏不肯消停,继续在朝会上找茬儿。

    听说他还打听到了皇上下个月已经私底下连出三次宫的消息。

    魏征听完当场坐不住了,转身直奔李世民住的地方。

    见到李世民的第一句话就是一顿训斥:

    “堂堂一国之君,在这一个月里居然换了便服偷溜出去三次,要叫老百姓知道了,这还得了!”

    魏征越说越生气,还要把这个事写进正史里去。

    让大家都知道皇帝不务正业,晚上跑出去逍遥快活。

    李世民自然紧张,急忙解释,可惜老爷子压根不想听。

    魏征一脸不信:哪有什么高人?年纪十六岁隐居乡下种地,这明显就是在瞎扯!

    在他的推测中,皇上频繁出宫肯定是因为看上了哪个村里姑娘!

    最后李世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答应让他一起去看看。

    这才堵住了他的嘴。

    四个人换上了便装,往河西村出发。

    走在路上,李世民特意提醒魏征一句:

    “等会儿见了陈迎新,一定不能暴露我的身份。你最好别开口,听见了吗?”

    他真是担心这家伙一旦情绪上来,把自个的真实身份喊出来!

    魏征一脸严肃点头:“皇上,这事儿您已经叮嘱好几回了,我不会忘。”

    但李世民还是不放心,再次说道:“记得你是来做啥的,你是我的管家,叫一声‘老爷’!”

    整一路上李世民都很紧张。他了解魏征,这个人是真能干出来那种当场翻脸动手的事来!

    只要陈迎新说出半句不该说的话,估计魏征立马就要发作。

    魏征一边叹气一边举手发誓,表示不会再乱来。李世民才算安心了一点。

    差不多过了一两个小时,他们坐的马车也到了河西村。

    众人步行朝着陈迎新的家走过去。

    魏征一路都在四处打量,满眼惊讶。

    这村子的人有说有笑,精神状态特别不错,瞧那样子活得挺舒坦。

    村落街道打扫得干净整洁,小孩子们全都坐在那儿认真捧着书念。

    偶尔还能看见几个小孩在地上拿着树枝写字画画。

    这让魏征彻底傻眼。

    这村里孩子竟然每一个都会读书识字?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平时是买不起书的。

    这村子离长安城不算近。

    但是却给人一种不弱于长安城的感觉!

    魏征转头问一个小孩:“你这么小,居然识字?”

    孩子点点头,“那当然啦,我都会认五百个字了。”

    魏征露出惊讶的表情,忍不住赞叹:“才三四岁就能识这么多字,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这样吧,你能读给我听吗?”

    男孩拿起手边的书,认真地念起来:“人之初……”

    这些书当然是陈迎新写的。

    自从村里用上了新的造纸术,陈迎新就大规模印了很多书,全发给村里的农民和孩子们。

    他说,河西村不能有人不识字。

    村民不太懂什么叫“文盲”,但少爷说的话一定是对的。

    大人们每天督促孩子们好好读书。

    小孩子认真地背着书,旁边几个大人惊奇地看着,眼睛都瞪圆了。

    他们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开心,渐渐变成了说不出话来的震撼。

    房玄龄由衷夸奖道:“好好学吧,长大了肯定会有出息。对了,这书你是从哪得来的?”

    小男孩一听到夸奖,笑得眯起了眼:“是我们村少爷送的!”

    说完后,蹦蹦跳跳地跑了。

    李世民看了看那本书,好奇地问身旁的人:“你们有没有听过这篇内容?”

    几位大臣纷纷摇头。

    杜如晦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下说道:“这文章写得很顺口,语言简单却道理深刻,我都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

    魏征也点头附和:“把复杂的事情写得很清晰明白,非常适合小孩学习。这种教材很适合推广,但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听了这话,李世民自然明白了大家的疑惑。

    “这本书嘛,肯定是那位神秘高人写的,等会你们就能见着他了。”

    杜如晦和房玄龄只是苦笑了一下,并没多说什么。

    “皇上,你说这人不过才十几岁,怎么会这么厉害呢?”

    魏征眼神中满是佩服和惊讶。

    他现在终于开始相信皇帝提到的那个人,可这个人竟然如此年轻,让他很难接受。

    “不能光靠年纪来判断一个人的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