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61章 长孙无忌的小心思

第61章 长孙无忌的小心思(1/2)

    “回皇上,这事臣早有准备,请您放心。”

    “微臣用了整整十日化整为零分批次送进国库,并且派了人专门严查周边设施,并未发现可疑人群。”

    “现在所有的粮草都已经入库。”

    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这些家族看到那些宝贝出现后有没有起疑?”

    长孙无忌苦笑着摇头。

    “无人怀疑,微臣甚至觉得卖的有些可惜了,若不是着急出手,绝对还可以提高三成的收益!”

    对于自己这个大舅哥如今成长的这么快。

    李世民还是很满意的。

    “朕自然还会给你这个机会!”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没有开心。

    反而都是郁闷。

    好家伙!

    还有下次!

    要是被那些大家族发现自己被算计了,最后还不都是来找他麻烦!

    你总不能指望陛下出来澄清什么吧?

    最终背锅的就是他这个冤大头!

    李世民自己也没料到这次的收获这么丰厚。

    不过他心里也很明白。

    就算被发现了又能如何?

    出主意的人是陈迎新。

    执行的人是长孙无忌!

    跟他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里,李世民只觉得一阵舒畅。

    能够坑陈迎新一次可不容易啊!

    他摆了摆手让长孙无忌退下。

    “嗯,你去吧,这件事辛苦你了。”

    说完,长孙无忌转身离去。

    不经意间,他瞄见皇帝座椅后墙上挂着一幅字。

    装裱很讲究,一看就花了大功夫。

    虽然没能看清内容,但落款处的字体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两个字写着:陈迎新。

    这是什么人?

    以前怎么没听过这个名字?

    而且关键是他这幅字居然挂在了皇上的书房里!

    能够摆放在皇上身边的东西,绝非寻常之物。

    更别说皇帝还专门用上等檀木来装裱,可见重视程度。

    长孙无忌偷偷打量了一眼闭目沉思的皇帝,终究没出声询问。

    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以后,一定得派人好好查查这个“陈迎新”。

    ……

    河西村。

    陈迎新坐在院子里,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他挠了挠鼻子,嘀咕了一句:“快入秋了吧,这个季节最容易感冒了。”

    这段时间,陈迎新一直忙着工厂的事儿。

    他在村子边上建了个简易的厂房。

    不过最近他心情挺糟的,全是因为李二。

    老龙几个月前就把红薯呈给皇上去了,结果到今天都没见有什么动静。

    他特地去附近村子里转了一圈,把能走的地都踏遍了,愣是没看见一棵红薯!

    这李二的办事效率也太慢了!

    这么好的粮食品种,竟然不推广,简直是疯了!

    其实,陈迎新也不太懂,想要引进一种新作物得经过很多步骤。

    所以在他看来,李二是根本没把红薯当回事。

    越想越气。

    干脆自己来!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现在连皇上都靠不住。

    他思前想后整整一晚,下定决心要把红薯种植和曲辕犁的设计图广而告之。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招点人手,在长安城四处张贴信息。

    他这次打算搞个大动作,一点点把影响力扩大到整个长安。

    他就不信,这么多地方里没人愿意尝试。

    推广曲辕犁,他是很有信心的。哪怕只有一个农户试过,就能带动更多人跟进,传播速度自然就快了。

    深思熟虑之后,陈迎新开始给锤头安排任务。

    “今年收的那些红薯,全都搬出来。”

    锤头一脸疑惑,拧着眉头问,“公子,为啥要这样做?”

    “我要拿来分发给各个乡村和县城。”

    接着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锤头皱着眉苦笑,“公子,这样怕不太行啊。印那么多纸张太花钱了,要不咱还是用石碑吧,划算一些。”

    陈迎新摆摆手否定了。

    “石碑刻字太慢了,关键是细节得多清楚!红薯怎么种、犁具咋用,石碑上写不下这么多字。听我的,就用纸。”

    “我有的是钱,不管哪个村,哪户人家,你给我全都贴上去!

    我就看谁还能挡得了这事儿!”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最后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锤头一脸心疼地说:“公子呀,这么花下去真不够啊。”

    对于钱财方面,陈迎新倒是没那么在意,回答得很爽快。

    “反正我这点家底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