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26章 古代银行!

第26章 古代银行!(1/2)

    陈迎新瞟了一眼两人,边扒饭边说道:

    “短时间内你们弄不到这么多钱。”

    “但李二肯定没问题!”

    “你具体说说!”

    房玄龄瞪大了眼睛,赶紧追问。

    “这事千万不能外传,否则会掉脑袋!”

    陈迎新的表情非常严肃。

    “咱们这些不过是饭后闲谈,自然不会说出去。”

    “杜兄,昨天你看到我屋里的那些钱,你觉得放在仓库合适吗?”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啊!”

    杜如晦很不解,自己的钱不放在家里,难道还能让别人保管?

    他纳闷地问:“大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确实如他所说,特别是在古代,最讲究的就是财不外露,即便有十分,也要少报三分。

    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都有专门放钱的地方,并派人看守。

    “你是商人,肯定知道,经常走南闯北的人要带很多钱,当然要万分小心。”

    “即便是这样,也难免会有意外发生!”

    “如果有个柜坊,专门负责存钱取钱,人们只需要一张票据,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取到钱。”

    “这样一来不仅能防贼,关键是方便,也不需要搬几车的钱。”

    陈迎新滔滔不绝地说着。

    这其实就是现代的银行!

    这个想法在陈迎新心里已经酝酿很久了。

    他现在有不少钱,还专门派人守护,非常不便!

    特别是到了春天要去南方的时候,还要运输几十车的钱财。

    不仅要提防小偷,还要来回搬运,想想都觉得头疼。

    这件事他本来打算上报朝廷,但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行动。

    毕竟他对李二没什么好感,不想为他办事。

    要是这件事靠他自己一个人完成,万一让皇帝知道了,他把全国的钱集中在某个城市的一个地方由他管理,那肯定会被砍头的!

    换个角度想,他自己既没有证据也没有公信力,别人也不会认可他。

    这个计划也只能作罢。

    说到公信力,只有李世民才有!

    也只有他才能做到这件事!

    今天既然谈到这儿,这才把我之前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朝廷要不要收点儿管理费?”

    房玄龄问道。

    “管理费一年挣不了多少钱,短时间内也赚不着啥!”

    “老房,你这可就想岔了啊!”

    “我所说的这个柜房,不仅不收费,反而还要给人送钱!”

    陈迎新笑眯眯地说。

    他决定给大家出个谜语,在乡下一个人待着太无聊了,好不容易有几个朋友一起聊聊天,偶尔开开玩笑也能让人心情好。

    听完这话,房玄龄的眉头都皱到了一块儿。

    完全摸不着头脑,这是要干啥!

    陈迎新开始教育房玄龄。

    “亏你还是个做生意的,怎么不懂点儿生财之道?”

    “做生意的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

    “别总盯着眼前的小利,那都是小钱!你也知道保管费挣不了几个铜板!”

    “老杜,你想出咋赚钱了吗?”

    杜如晦也是直摇头。

    两人瞪大眼睛看着陈迎新,等他继续说。

    “我就给你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朝廷官员和那些富商,家里应该有不少钱吧!”

    “你觉得他们一年花多少钱?”

    陈迎新提了个问题。

    “大户人家,花销很大,一年超过上万贯!”

    房玄龄回答。

    “这些钱对于他们的家底来说,是不是算不上什么?”

    陈迎新接着问。

    “那自然肯定!”

    大户人家的财富都是几代积累下来的。

    “这些人如果把所有的钱都存进柜房,每年用的钱是不是也就那么多?”

    陈迎新说到这里,杜如晦和房玄龄就明白了。

    “剩下的那些不用的钱,柜房可以自己来安排?”

    房玄龄恍然大悟,连忙说道。

    “脑子转得挺快嘛!”

    “但万一遇到急事儿,需要取钱却取不出来怎么办?”

    杜如晦还是有些担心。

    “你考虑太多啦,皇帝只要发个话,那么多人来存钱,柜房的钱肯定会多得很。”

    “难道他们会同时取钱?”

    “这就是个概率问题,人越多,出现问题的机会越小,因为大多数人不会频繁取钱。”

    “但是这件事,只有皇帝能办!”

    “一是皇帝有威信,二是皇家每年都收税,今年用了些钱,估计两三年就能补回来!”

    听完陈迎新的解释,杜如晦和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