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大批的士兵围了过来,用火药棒和弓箭对准了那些新兵。
新兵们看到这阵势,顿时停止了骚乱。
朱梆见震慑住了新兵,随即威胁道:“我告诉你们,进了军营你们都得乖乖听我的。
要不然,不光你们会死,就连你们的家人也得跟着一起受牵连。
所以,你们要想他们平安无事,就老老实实地训练,将来上战场立功,这样不仅可以保你们全家,也能光宗耀祖,升官发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新兵们谁都没有说话,不是不想说,而是担心被杀。
他们内心全都恨透了朱梆,但表面上不敢有任何反抗。
朱梆见大家沉默不语,以为都怕了,说道:“现在,所有人都回去训练,再有抗训者,格杀勿论。”
说完,新兵在老兵们的押解下,回去训练了。
朱梆看着那些新兵,脸上露出轻视的冷笑。
这时,一名负责打探大恒军消息的探子,骑着马跑到点将台下,从马上跳下来,急匆匆地跑上点将台,跪下向朱梆报告道:“禀告将军,大恒军队派出了三路人马攻打逶遥城、鲜逶城和霞迂城。”
朱梆听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当初组织联合军的时候,逶遥城、鲜逶城、霞迂城三城全都没有来,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所以听到大恒军去打他们,他不仅没有担忧,反而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大恒军可有派军队来打我们?”朱梆问道。
“没有。”探子应道。
朱梆点了点头,让探子下去休息。
探子离开后,朱梆冷笑道:“霍全、江合、雷都,当初我派人请你们来一起讨伐大恒军,你们不给我面子,这回大恒军找上你们了,你们就慢慢应对吧。”
随后,他对身边的士兵说道:“把刚才被杀那些人的头用铁丝串起来,挂在旗杆上,时刻提醒他们,敢反抗我的下场。”
他身边的士兵应了一声,离开了。
一天过去,训练了一天的士兵回营房,每个人都没有说话,气氛很凝重。
突然,一个士兵拍了一下桌子,愤怒地说道:“朱梆这个狗东西,为了保住他的命,竟然这么残忍地对待我们,我们不能任他欺凌,一定要跟他反抗到底。”
这个士兵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纷纷表达要跟他共同进退。
这时,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士兵说道:“反抗是一定要反抗,但不是现在。”
提出要抗争的士兵道:“不是现在是什么时候?”
那个士兵说道:“朱梆这么疯狂地抓兵,就是为了对抗大恒军队。
所以,我们要等大恒军队来的时候,再倒戈一击,他措手不及,定可被我们杀掉。”
大家想了一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纷纷点头。
那个士兵随即又说道:“现在大家每天就好好训练,因为我们都没有上过战场,一点战斗经验和技能也没有,跟他们交战肯定会输。
因此,我们必须趁这些日子,好好掌握战斗技巧,这样动手的时候才不至于吃亏。”
“好,那我们再忍辱负重,坚持一段时间。”提出抗争的士兵说道。
其他士兵也纷纷表示同意,他们知道,只有忍耐和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朱梆致命一击。
又过了两天,高悠这才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历远城而去。
大军行进在道路上,旌旗招展,战鼓雷动,士兵们士气高昂,步伐整齐。
五万大军如同一条长龙,蜿蜒在广袤的大地上,尘土飞扬,气势磅礴。
高悠骑在马上,目光坚毅,不时地与身边的将领们交谈,指挥着大军的行进方向,确保大军的行进井然有序。
高悠他们所过的县城,守军和官员纷纷弃城而逃。
然而,百姓们因为听到了大恒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所以表现得相对要冷静,并没有大规模地逃跑,而是选择呆在家里观察。
高悠这次主要的目的是消灭朱梆,所以对百姓也没有打扰。
一般头天拿下城池,第二天就走,完全没有打扰百姓。
大恒军的纪律严明,士兵们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让百姓们对他们的好感大增。
这天,朱梆正在点将台上观看新兵操练,探子急匆匆地跑来说道:“将军,大恒太子高悠,亲率五万大军朝我们来了。”
“五万大军!”
朱梆一听,冷笑了一声,道:“我现在有近八十万的兵力,他只带区区五万人就想对付我,高悠未免太瞧不起我了。好,这次我就生擒了你,让所有人都看看,我朱梆的厉害。”
随后,他问探子道:“高悠他们什么时候到?”
探子道:“高悠他们走得很慢,估计要两天后才能到。”
“继续打探,随时把他们的动向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