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射死他们!”郑严隆厉声喊道。
密集的箭雨追着撤退的士兵,一些动作慢的士兵全都中箭倒下。
林峰他们带着士兵,一路狂奔,直到撤到五百米之外,脱离了箭射击范围才停下。
郑严隆站在关墙上,看着远处的秦康、邝成等人,冷笑道:“回去告诉高悠,虽然今晚没能要他的狗命,但只要有我郑严隆在,他就休想从后洋关过去。
你们来多少人,就让你们死多少人。”
邝成气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地说道:“来人立刻去拉火炮过来,给我轰开关门。”
这时,后面马蹄声如雷,高悠骑马率兵赶到。
“太子,卑职等没能诈开关门,还被郑严隆射死了不少人,请太子责罚。”林峰,秦康,邝成向高悠请罪。
高悠轻轻摆了下手,道:“这不是你们的错,是我低估了郑严隆。”
邝成道:“殿下,卑职立刻用火炮轰开关门,冲进去生擒郑严隆。”
他看了一眼远处的后洋关的关墙,微微摇头说道:“算了,今天太晚了,让士兵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再来,反正也不差这一个晚上。”
“是。”
秦康、邝成等人无奈地应了一声,跟着高悠带着士兵退回了营地。
“郑将军,他们撤了。”宋魁道。
郑严隆点了点头,道:“刚才多亏了宋将军你,要不然就要让高悠的奸计得逞了。”
“那里,咱们都是魏王的手下,应该的。”宋魁笑道。
随后,郑严隆吩咐士兵小心守关,然后跟宋魁他们离开了。
第二日清晨。
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高悠的营地中便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号角声,划破了黎明的宁静。
高悠披挂整齐,站在营帐前,目光如炬,扫视着整齐列队的士兵们。
他的身后,林峰、邝成、秦康等将领个个身披铠甲,手持兵器,神情肃穆,等待着他的号令。
“立刻拔营起寨,朝着后洋关进军!”高悠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如同战鼓一般,激荡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士兵们齐声应道:“遵命!”
声音迥样震天响,仿佛连大地都在微微颤动。
随后他们迅速收拾好行装,立刻拔营起寨,朝着后洋关的方向浩浩荡荡地进发。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后洋关的城墙上,郑严隆正坐守将府里用早饭。
“将军,不好了。”
一名探子急匆匆地冲进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禀报道:“高悠的军队已经拔营起寨,正朝着后洋关的方向快速进军,估计一个时辰之内就会抵达关前。”
郑严隆猛地站起身来,目光中透出一丝冷冽的光芒道:“看来昨晚他们还吃够苦头,那今天我就让他们再尝尝我的厉害。”
他迅速对着身边的亲兵喝道:“立刻传令,让所有士兵做好作战准备。把石头、箭支全部搬到城墙上。
另外,在关墙后面空地上架几十口大锅,烧桐油。”
“是!”亲兵领命而去,立刻传令下去。
郑严隆迅速换上盔甲,戴上头盔,腰间佩上长剑,整个人瞬间变得威风凛凛。
然后骑着马去了关墙。
他刚走到关墙下,就看到宋魁、刁怀、钱铮、卫隆等将领已经带着各自的手下赶了过来。
宋魁拱手说道:“将军,我们刚刚接到消息,立刻就赶来了。”
郑严隆点了点头,目光中透出一丝赞许道:“好,你们来得正好,高悠的军队马上就要到了,大家立刻各就各位,准备迎战!”
宋魁等人齐声应道:“一切听从将军调遣。”
郑严隆带着众人登上关墙,站在关墙上,望着远处,目光如炬,望着远处。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郑严隆他们听到了马蹄踏地的声音。
郑严隆站在后洋关的城墙上,双手紧握着城墙的垛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远处逐渐逼近的高悠大军。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严肃得如同一尊石雕,只有那微微紧绷的嘴角和紧锁的眉头,透露出他内心的凝重。
远处,高悠的军队如同一片乌云,遮天蔽日般缓缓压来。
原本高悠手下就有三万禁军,加上又收编的朱昌候手下十二万多人,总共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他们排成长长的整齐方阵,旗帜飘扬,仿佛一条黑色的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大地都在微微颤动。
郑严隆的目光从远方的军队扫过,见那些士兵步伐整齐,气势如虹,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咚咚”作响,仿佛要将大地踩出一个窟窿。
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高悠手下的军队好威武啊,看来不能太小看他。”
宋魁等人也站在郑严隆的身边,他们的脸色同样变得凝重起来。
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