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块干净的手帕,递给钟会:\"士季兄先擦擦脸吧,狱卒粗鲁,让你受惊了。\"
\"少假惺惺!\"钟会一把打掉曹璟手中的帕子,\"我钟士季自问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陷害于我?\"
帕子飘落在地,曹璟看了一眼,也不恼怒,只是轻叹一声:\"士季兄误会了。我布局之时,并不知会是谁入局。就像设网捕鱼,哪能预知哪条鱼会撞入网中?\"
钟会冷笑连连,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好一个不知是谁!亏你还是陈思王的子孙,如此歹毒心肠!\"他逼近一步,虽然比曹璟矮了半个头,气势却丝毫不减,\"我听闻你父亲含冤而死,本想替你查清真相,你就是这么对待想帮你申冤之人的?\"
曹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但很快恢复平静。他缓步走到牢房中央的石桌旁,跪坐下来,示意钟会也坐。
\"士季兄既然提起先父,那我也不妨直言。\"曹璟的声音低沉下来,\"我本就是宗室草芥,被先帝所厌恶。若非父亲冤死,我宁愿一生隐居,不问世事。\"
钟会并未坐下,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曹璟:\"那你现在又在玩什么把戏?\"
曹璟抬头直视钟会,目光坦然:\"以我如今的地位,若不拉名重之人相伴,恐再难有重见天日之时。\"
\"所以你就选中了我?\"钟会讥讽道,\"因为我是钟繇之子,有名望在身?\"
\"因为士季兄是真正的天才。\"曹璟突然说道,语气真诚,\"十四岁就能注解《老子》,太学之中无人能及。若非如此,我也不会费心设局。\"
钟会愣住了。他没想到曹璟会突然称赞自己。少年的虚荣心被轻轻触动,怒火稍减。他犹豫片刻,终于在曹璟对面坐下。
\"你到底想要什么?\"钟会问道,声音不再那么尖锐。
曹璟从石桌下取出一个水壶和两个粗陶杯,为两人各倒了一杯水:\"合作。\"
\"合作?\"钟会嗤笑一声,\"把我关进大牢谈合作?\"
\"若非如此,士季兄会静下心来听我说话吗?\"曹璟反问,\"你会理会一个被先帝厌恶的宗室子弟吗?\"
钟会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曹璟说得有道理。若非被困于此,他确实不会与曹璟这样的边缘宗室深交。
\"你有什么办法脱身?\"钟会终于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妥协。
曹璟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前世读史时就熟知钟会的性格——骄傲却慕才,自负却能被更高明的智慧折服。现在,他需要给这位少年天才一个展示的机会。
\"我的办法就是,\"曹璟故意停顿了一下,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让士季帮我想个办法。\"
钟会瞪大眼睛,随即失笑:\"你把我关进来,还要我想办法?曹子玉,你可真是...\"
\"无耻?\"曹璟接话道,自己也笑了起来,\"或许吧。但我知道士季兄的才智,这点困境难不倒你。\"
钟会摇摇头,却也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他沉思片刻,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击,节奏与曹璟刚才如出一辙。
\"夏侯家的人你熟吧?\"钟会突然问道。
曹璟心中一喜——计划正在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略有往来。为何突然问起?\"
钟会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过几天安西将军夏侯霸要剿灭关中乱匪回朝。你写封信给我,我自有办法让他为我们说话。\"
曹璟假装思索,实际上他早已料到钟会会提出这个方案。历史上夏侯霸确实在近期回朝,而钟会与夏侯家关系匪浅。
\"妙计!\"曹璟抚掌赞叹,\"士季果然名不虚传。\"
钟会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但很快又板起脸:\"别高兴太早。我帮你这一次,但你欠我个人情。\"
\"这是自然。\"曹璟郑重承诺,\"在下无以为报,愿以诗相赠,感谢士季搭救。\"
说完,曹璟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竹简和笔墨,在石桌上挥毫而就。钟会好奇地凑近观看,只见曹璟笔走龙蛇,写下一首五言诗: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钟会读罢,眼中异彩连连:\"好诗!以幽兰自比,期待清风相助...等等,\"他突然皱眉,\"最后两句是何意?'鸟尽废良弓'?\"
曹璟放下笔,神秘一笑:\"士季聪慧,自能领会其中深意。\"
其实这首诗暗藏玄机。表面是感谢钟会相助,实则暗含警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曹璟为三个月后司马懿还朝时埋下的伏笔。历史上司马懿将征召钟会入幕,成为其重要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