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下意识地将羊皮袄又紧了紧,目光扫过驿站马厩方向。三匹死去的马尸还横陈在那里,鬃毛上凝结着暗红血痂 —— 前日夜间,驿站突遭不明马贼洗劫,虽奋力击退,但马匹却接连暴毙。他轻轻掀开羊皮袄内袋,摸出半截染血的马掌,这是他在马厩角落里发现的唯一物证,此刻正冰凉地贴在胸口。
与此同时,江南水乡,苏州米市的青石路上积着薄薄的雨雾。绿萝卫暗探柳如烟撑着油纸伞,站在屋檐下,目光如炬地盯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将一袭藕荷色襦裙下摆轻轻掖进腰间,巧妙地混入讨价还价的商贩中。身旁两个米商的交谈声断断续续传来:“湖广那边的漕船已经半个月没见着了......”“听说江匪劫了三条粮船......” 柳如烟不动声色地记录:“苏州米价今日每石涨至 1.2 两,较上月同期上涨 15%,因湖广漕运受阻,货源减少。” 她的指甲不经意间掐进掌心 —— 三年前,她的兄长正是在押运漕粮途中失踪。
在京城,天工院的一间密室里,数十名绿萝卫成员正忙着将收集来的各类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墙上巨大的舆图上,密密麻麻地贴着各色标签,标注着各地的粮价、气候、驿站马匹消耗等信息。青铜烛台上的牛油蜡烛正滋滋作响,烛泪顺着烛身蜿蜒而下,在案几上凝成诡异的形状。这些数据如同散落的珍珠,等待着被串成一条完整的链子。
林璃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银丝编制的发冠,神色专注地站在舆图前。她的指尖轻轻划过舆图上的西北区域,那里贴着的标签显示,近三个月来,当地的降雨量持续减少,粮价却在不断攀升,驿站马匹的损耗也异常增加。更令她不安的是,陈二今早加急送来的密信中,还提及凉州城外出现了陌生商队的踪迹,这些人专挑偏僻驿站落脚,行迹十分可疑。“召集所有参与数据收集的绿萝卫,半个时辰后在此议事。” 林璃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她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青玉令牌,这块令牌上刻着绿萝卫初代首领的箴言 ——“见微知着,未雨绸缪”。
半个时辰后,密室里挤满了绿萝卫成员。林璃站在中央,目光扫视着众人:“诸位,我们收集数据,不是为了简单的记录,而是要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规律,推算出背后隐藏的信息。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西北的数据。” 她抬手示意身后的暗卫展开一卷泛黄的舆图,上面用朱砂标记着西北五州近十年的灾荒记录,“你们看,每次大规模马匹损耗与粮价暴涨同时出现时,必然伴随着......”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她走到舆图前,拿起一根细长的竹棍,指向西北区域:“首先看降雨量,这里近三个月的降雨量分别是去年同期的 60%、50% 和 40%,呈持续下降趋势。再看粮价,与降雨量成反比,不断上涨。而驿站马匹的损耗增加,说明人员、物资的调动频繁,这背后必然有原因。”
“郡主,会不会是因为朝廷在西北增兵,所以驿站的消耗才会增加?” 一名绿萝卫成员问道。
林璃摇了摇头:“若是增兵,兵部会有记录,且增兵与粮价、降雨量的变化没有直接关联。我们要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综合分析。” 她示意侍从拿来一叠厚厚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近五年西北的各项数据。
“大家看,” 林璃翻开账本,“根据以往的数据,当西北降雨量连续两个月低于去年同期 50% 时,次年春季必定会出现干旱。而干旱,会导致粮食减产,粮价进一步上涨。百姓吃不饱饭,就容易引发民变。”
她又拿起一张泛黄的宣纸,宣纸上墨迹未干,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复杂的计算公式,那些符号与算式仿佛在诉说着数字背后的秘密:“我运用现代统计学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西北出现干旱的概率高达 80%,而一旦干旱,引发民变的可能性超过 60%。” 她指尖轻点纸面,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众人听后,皆是一惊。屋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烛火在微风中摇曳,光影在绿萝卫们严肃的面庞上跳动。“郡主,那我们该怎么办?” 另一名绿萝卫成员焦急地问道,声音中满是不安,他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佩刀,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丝安全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璃沉思片刻,眉间微蹙,目光深邃而坚定。她缓缓踱步,案上的羊皮卷与竹简在烛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与她的身影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