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巴图虎 > 第802章 渡江秘行

第802章 渡江秘行(2/2)

实则将每句话都记在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雨停后赶路,张诚发现有个穿蓑衣的人一直跟在船队后面。他让船工故意放慢速度,待那人靠近,突然用船篙挑起一捆芦苇朝他泼去 —— 蓑衣下露出的竟是宋军的甲片。“是盯梢的。” 张诚低声道,命人将船拐进一条岔河,“前面有片藕塘,进去绕几圈甩掉他。” 阿古拉摸着腰间的短刀(萧虎特批的防身武器),冷声道:“若甩不掉,就按第二套方案行事。” 所谓第二套方案,是假称 “遇匪”,趁乱跳船脱身。

    进入江南运河后,船队改走夜航。运河两岸的水闸处都有兵卒值守,盘查比淮河沿线更严。过崇德闸时,闸官拿着名册逐人核对:“你们的‘行商路引’上,怎么没有临安府的钤印?” 张诚早有准备,取出史弥远府中幕僚写的便条:“这是史相府的帖子,说‘北地贡品可免检’。” 闸官将信将疑地看着便条上的朱印,忽然发现为首的阿古拉耳后有块月牙形的疤(蒙古人常有的 “战疤”),刚要发问,张诚突然指着闸口:“快看,船要撞上了!” 趁闸官回头的瞬间,他悄悄塞过去一小块碎银。闸官掂了掂银子,挥挥手:“过吧过吧,下次记得补钤印。”

    离临安只剩十里时,互市队在东郊的破窑停了下来。阿古拉将沿途记下的情报汇总:布帛上的蒙文记录、帕子上的简图、零碎的口述信息,都被誊抄在一张油纸(防水)上。张诚用蜂蜡将油纸封进瓷碗底部的夹层,再用瓷泥补好缝隙,看起来与普通瓷碗无异。“进了临安,一切听我号令。” 张诚将虎纹腰牌系在阿古拉腰间,“记住,我们是‘北地来的瓷商’,不是别的。”

    窑外传来几声犬吠,阿古拉忽然拔出短刀,割破手指,将血滴在蒙文布帛上 —— 这是蒙古人的 “誓约礼”,意为 “若负使命,甘受血罚”。张诚也割破手指,与他的血滴在一处:“我张诚是汉人,但知‘南北太平’比什么都重要。” 秋雨又下了起来,破窑里的烛火在风雨中摇曳,映着三十张紧绷却坚定的脸。离临安越近,空气中的火药味就越浓,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