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巴图虎 > 第787章 宋使觐见

第787章 宋使觐见(2/2)

‘治’之间挣扎 —— 这正是他的弱点,也是他的可怕之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觐见后,萧虎设宴款待,李孟坐在末席,正能听见左列那颜的低语。帖木儿对身旁千户道:“南宋人狡猾,别是来刺探军情的。” 千户答:“将军既让周显陪他们看商市,便是只许谈生意,不许碰军务。” 李孟注意到,凡涉及 “蒙古汗廷”,那颜们便提高声调;谈及 “基辅事务”,又刻意压低声音 —— 显是萧虎与汗廷之间确有嫌隙。

    席间上了烤全羊(蒙古式)与西湖醋鱼(汉式),萧虎用蒙古刀割羊肉,却用汉式瓷盘盛着;给李孟敬酒用银碗(蒙古礼),给自己斟茶用紫砂壶(汉式)。当李孟夸赞 “将军府中竟有如此好茶”,帖木儿冷笑:“这是去年从南宋商人手里抢的。” 萧虎瞪了他一眼:“是买的,付了虎头银锭。” 一个 “抢”,一个 “买”,道尽了那颜与萧虎的观念分歧。

    右列汉臣虽少言,却各有动作。周显给李孟布菜时,特意夹了一块淮扬风味的豆腐:“李侍郎尝尝,这厨子是楚州人。” 暗示南宋流民在此受善待。李孟问:“商路通到哪里了?” 周显答:“多瑙河对岸也能去,只是蒙古兵盘查严。” 悄悄递过一张商路图,背面用小字写着 “西征军缺药材”。

    散席后,李孟在驿馆展开图,见周显标注的 “药材缺口” 旁画了个小老虎 —— 必是暗示萧虎急需南宋药材,却不便明说。他忽然明白,汉臣们虽依附萧虎,却仍念着南宋,想借互市暗通款曲。这层微妙的关系,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

    深夜的驿馆,李孟用密写药水在《见闻录》上记录:“萧虎,雄才大略,治基辅如磐石,与蒙古汗廷貌合神离;兵力约五万,粮储可支三年;对宋态度暧昧,既防且用。” 写完用火烤纸,字迹显影后,他又补了一句:“可许以药材、丝绸贸易,渐次拉拢,不可急图军事同盟。”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声,汉话喊 “三更”,蒙古兵却在远处用蒙语报时,两种声音在夜空交织。李孟望着桌上的虎头银锭,忽然觉得这北境之地,就像这银锭 —— 刻着虎纹,却流着汉蒙两种 “成色”,坚硬而复杂。

    次日离堡时,赵勇送李孟至城门,递来萧虎的回礼 —— 十匹基辅产的羊毛毯,毯边绣着虎头,却用汉式锁边针法。李孟接过,忽然对随从低语:“我在临安时,总听人说北境皆是蛮夷,今日见萧虎,才知‘虎踞之姿,龙盘之智’,竟不在江南而在朔漠。”

    他回头望虎首堡的城楼,见萧虎正站在垛口,披着汉式披风,却戴蒙古皮帽,身影在晨雾中半明半暗。“此人若为宋臣,必是擎天之柱;可为蒙古用,便是心腹大患。” 李孟翻身上马,锦盒中的回书已写好,只说 “互市可谈”,却对 “联合抗蒙” 只字未提 —— 有些判断,只能藏在心里,带回临安那座烟雨朦胧的皇城。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