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巴图虎 > 第665章 质子入营

第665章 质子入营(2/2)

眉、摔笔都被记录在《质子言行册》。他试图与送炭的杂役搭话,杂役只低头干活,半句不答 —— 按规定,接触质子者需 “沉默如石”。家信每月由萧虎亲审后送达,回信则需伴读誊抄备案,“不得夹带暗语,” 耶律铸用磁石笔检查信纸,防暗藏密写。

    也速该的玉佩被要求暂存,“玉器易藏密信,” 甲士解释,待离营时归还。他渐渐发现,帐内的炭盆、床榻、甚至纸笔都可能被检查,这种无处不在的监视让他夜夜难眠,却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部族的安危,丝毫不敢妄动。

    第七日观操时,也速该不再别过头,而是主动询问炮阵射程:“此炮能及察合台牧场吗?” 伴读答:“三百里内可及,” 他沉默良久,突然要求抄《论语》时用汉文书写 ——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接触汉文化。王敬惊喜地递上毛笔,见他写的 “礼” 字虽歪扭,却比前日认真许多,帐内的炭盆噼啪作响,似在见证这微妙的转变。

    夜深人静时,也速该抚摸帐幔的狼纹,想起父亲的叮嘱:“忍辱负重,” 待时机成熟。他开始理解萧虎的用意:观炮阵是示威,学汉文是教化,严格规制是防范,三者合一,“让质子知威、明礼、守规,” 这比单纯囚禁更有效。抵触渐渐化为隐忍,他知道,只有顺从才能换取信任,为部族争取喘息之机。

    未时的礼仪训练由礼部老吏教授,从 “拱手礼” 到 “跪拜礼”,一招一式都有规范。“见监国需三跪九叩,” 老吏示范,袍角扫地的幅度需三寸,“头触地需有声,” 方显恭敬。也速该起初僵硬,膝盖在冻土上磕得生疼,老吏毫不通融:“质子之礼,” 关乎两部关系,“不可有误。”

    训练时常有突发考核,萧虎会突然到访帐前:“请质子行礼,” 检验训练成果。第一次考核时,也速该因紧张忘了叩首次数,被罚抄《礼仪规范》十遍。第二次他做得标准,萧虎点头:“知礼则近仁,” 这句评价让他心中微动 —— 原来顺从真能换来认可,哪怕只是表面的。

    也速该入营半月后,《质子月报》送呈枢密院:“质子起居如常,” 观操不抵触,学文渐认真,“礼仪合格,” 饮食无异常。萧虎在报上批注:“质子如锁,” 锁住察合台部的妄动,“亦如镜,” 照见叛党的虚实。札剌儿台探望时,见也速该正抄汉文,感叹:“昔日刀兵相向,” 今日同帐学礼,“质子之制,” 实乃安边良策。

    质子帐的灯火在斡耳朵的夜色中独明,也速该抄完最后一行《论语》,窗外炮阵的操练声隐约传来。他知道,自己既是人质,也是纽带,帐内的汉地锦缎与蒙古文《论语》,正如他身处的位置 —— 在对立与妥协中维系着脆弱的和平。这种无声的制衡,比千军万马更能巩固边疆,正如《元史?兵志》所载:“质子在则边疆安,” 这正是斡耳朵质子帐的深层意义。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