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402章 刻不容缓

第402章 刻不容缓(2/2)

沉默,便开口问道:“羽儿,你前几日刚受军法处置,今日上阵,险些斩杀章戬麾下左军主将李锐,真是为项家军长了志气。方才众将所言,以及军师的见解,你有何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项羽自与章戬两次交锋后,已不复往日之莽撞。只见他冷静地回答:“叔父,军师所言极是。羽儿曾与章戬交手,此人勇猛无比,麾下秦军战力亦十分强悍。而眼前的李锐与赵盾,不仅个人战力平平,其麾下的秦军,与章戬的主力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今日即便是帐内任何一位部将,也能击败李锐。我认为,不如借此机会一举攻下云阳城,击溃这十万秦军,定能给章戬造成重创。”

    项羽目光坚定地看着项荣,项荣捋了捋胡须,转而问向项仲:“临淄城那边有何动静?章戬是否仍在休整,没有率军南下的迹象?”

    项仲抬手答道:“今日返回的斥候传来消息,章戬的主力大军仍驻守在临淄城内,没有丝毫出发的迹象。”

    项荣心中不禁生疑,章戬刚在一战中击败魏韩联军,斩杀魏豹与韩成两位君王,为何如今却驻扎在临淄城内,既不北上攻打新立的**燕王,也不南下支援云阳城的李锐与赵盾。即便是休整,也无需如此之久。

    “这章戬既不北上,又不南下,也不趁机东进攻取齐国,只是率领大军屯驻在临淄城内,仅派麾下的司马安清扫魏地的叛军,我着实有些不解!”

    张良此时插话道:

    “李将军,无论张雄的大军此刻是否已离开临泉,对我军而言,此乃绝佳时机。一旦张雄大军南下逼近云安镇,我军将面临巨大压力。不如借此机会,一举拿下云安镇。如此,我军便能依托云安镇固守,即便张雄大军南下,优势也将归于我方。”

    李威点了点头,近来,李家军在与赵雷、钱风的大军交战中屡屡占优,今日又添一胜。眼下士气高涨,正是攻取云安镇、击败那十万秦地士兵的绝佳时刻。

    李威不再犹豫,当即起身下令:“好,各位,传令各营,休整两日。两日后,全军向云安镇发起总攻,此次,定要一举击溃那十万秦地士兵。”

    “遵命!”

    大帐内,众将领个个士气高昂。

    ---

    某章节

    就在张雄带兵返回长安处理内乱的半个月里,被其击败逃走的孙浩与周宇,逃回东鲁后,继续招募兵马。孙浩自立为东鲁王,周宇为丞相,率军向东平定东鲁。

    北方的邯郸,赵氏后裔赵宁,在陈凡与李耳的协助下,成功复国。而韩立则趁机攻占燕地旧境,意图自立为燕王。各地的反叛势力日渐壮大。

    云安镇外,李威已决定两日后发起总攻,大军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突然,下属来报:“报,大人,云安镇内的秦地士兵昨夜撤退了!”

    “你说什么?”

    李威猛地扔下手中书简,帐中的谋士李暮与副将赵和皆大惊失色。

    “大人,云安镇内的十万秦地士兵撤走了,如今的云安镇已成空城。”

    李威惊愕起身,满脸疑惑,快步走到地图前,凝视着云安镇的位置,心中疑惑更甚。云安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秦地士兵为何要主动撤退?

    “不对,秦地士兵虽五战皆败,但十万大军损失不过两三万,实力并未大损,为何要主动放弃云安镇?”

    赵和开口:“大人,军师,我猜测赵雷与钱风见我军即将决战,自知不敌,这才主动撤退。毕竟,一旦云安镇和他们麾下的十万大军都被我军消灭,他们也无法向张雄交代。因此,他们选择丢弃云安镇,避开我军锋芒。”

    李威沉思片刻,继续追问:“秦地士兵撤往何处?是朝临泉方向吗?”

    下属抬手道:“大人,根据踪迹判断,秦地士兵是朝定州方向撤退,并未前往临泉。”

    定州?

    李雄与赵谋凝视着陶邑的方向,此地东连齐国,西接魏国,南通泗水之地。相较于安陵,陶邑在城池规模与防御能力上均远超安陵。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