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救父心迫,单骑缓出。
“前方何人挡道?”
张毅也感诧异,这话似乎应由他问出。
“吾乃内史张毅,尔等既为大秦将士,隶属何人?未闻皇命调动大军入咸阳,可知此乃重罪?”
刘浩怒道:“内史大人眼拙,未见我军旗帜乎?我乃河东郡守刘浩,身后乃赵拓将军,此行咸阳,为诛逆贼高要,挽救大秦!”
“你是刘浩?竟还敢来咸阳?不知皇上下诏,你父陈丞相谋反,株连三族,你也在列?”
“嘶——”
刘浩拔剑直指张毅,赵拓缓缓驱马向前。
“你是内史?我怎从未听闻?”
赵拓身披黑麒麟甲,夕阳斜照,宛如战神降临,威严庄重。
“将军不知,将军任职少府时,我尚为咸阳小尉,前几日方升任内史,将军不识也正常。”
面对赵拓,张毅显得格外恭敬。
“张毅,可见我与我军旗帜?”
张毅略一打量,已明赵拓之意。
“清君侧,诛高要,将军好气魄!”
赵拓不再多言,对着张毅及其麾下士兵,高声宣告。
众位皆为我大燕的勇士,时下朝堂奸臣横行,君王被逆贼操控,无视黎民疾苦,只顾个人奢靡。韩通深知先帝遗志,乃是大燕社稷永存,然而,高远却在朝中搅弄风云,意图颠覆我大燕基业。今日,凡我大燕子民,随我杀回燕京,铲除高远!
韩通拔出腰间宝剑,林浩身后的燕军将士尽是燕赵豪杰,哪个不对高远恨之入骨,当即纷纷改变行军路线。
“兄弟们,跟随韩通将军杀回燕京,诛杀高远!”
“对,跟上韩将军,杀回燕京去!”
“为了大燕,跟韩将军拼了!”
“壮哉我大燕,共赴国难!”
韩通缓缓驭马前行。
转瞬间,这支数千人的燕军队伍汇入韩通的大军之中,林浩面露苦笑,身后空无一人,只得驱马靠近韩通。
“韩将军,方才是在下糊涂了,将军是否准备周全?在下愿助将军进入燕京。”
韩通微微一笑。
“那自然是极好的。”
涿郡
自韩通进入燕赵之地,未遇一兵一卒的阻挡,反而在途中不断扩充军力。
大军顺利抵达涿郡城内,夜幕降临,众人聚于一堂,算上新加入的赵勇和京兆尹林浩,明日便是苏文于市集腰斩之日,李慕神色略显凝重。
不过,有了京兆尹林浩的加入,进入燕京便轻松许多。作为京畿地区的最高长官,只要林浩明日现身城楼之下,无需武力即可顺利入城。
“韩将军,燕京城门卯时开启,自城门至皇宫六里,至市集四里,苏文大人及家人腰斩时间为明日午时三刻。”
“明日卯时,在下愿随将军先行入城,待将军接管城门防务后,大军可直接由城门进入燕京,至于如何攻打皇宫和营救苏文大人,还需将军详细安排。”
林浩陈述自己的见解,李慕焦急的心情终于平复。
“好,有了京兆尹大人的协助,我们入城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入城后,韩将军直接率领主力攻打皇宫,我则率领三千兵马营救家父,如此,此事必成。”
此时,陈策提出见解。
“韩将军,李慕大人,朝中威望大臣已所剩无几,听闻程去病与程难两位大人已在狱中自尽。”
“以目前形势来看,韩将军亲自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攻打皇宫,胜券在握。
但诛杀高远后,还需苏文大人与韩将军共同出面,否则,天下人难以信服。”
当前局势下,朝中多数官员皆依附于奸臣高殷,一旦高殷伏诛,其党羽如郎中令成浩与咸阳令乐阎亦难逃法网。因此,迅速稳定朝纲,实为当务之急。
依吾之见,李逸大人一旦成功营救出李丞相,首要之事便是携其速往咸阳宫。唯有李丞相与章将军一文一武共现咸阳宫,方能令百官心悦诚服。”
陈策所言极是,众人无异议。章将军沉思片刻,觉陈策与司马翼皆有所遗漏,那便是高殷伏法后,皇位继承之问题。章将军以为,拥立婴公子为唯一正道。故而,明日之战,救出曦公主与婴公子,亦是关键所在。
“陈策方才之言,令我醒悟。明日之战,至关重要。非但我与李丞相需现身,嬴氏宗族之人亦需出面,且须为此次行动之领袖。”
“因此,我意先救曦公主与婴公子,二人皆为苏公子之后裔。有他们现身,我等行事方名正言顺。”
“章将军思虑周全,实在令人钦佩。”
众人皆拜服。
今夜,咸阳城内,大牢之中,李丞相形容憔悴,望着漆黑牢房,思绪万千。昔日权势带来的荣耀,如今却换来牢狱之灾。明日即是腰斩之日,李丞相不禁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