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行前来求亲,实际是在试探秦帝国的实力。
若秦帝国真答应婚约,匈奴定会认为秦帝国内部有变动。
然而嬴迟如此强硬的态度,令他心生恐惧。
“礼物,本君收下了。”
“你回去告诉冒顿,若他想开战,随时可以。
他可尝试侵犯我大秦边境,若他没有胆量,就请离开。”
嬴迟冷言一句,挥手示意。
殿外侍卫立刻明白意图。
随即冲入大殿。
“扔出咸阳!”
嬴迟再次下令。
“遵命。”
几名侍卫迅速架起匈奴使者,带出大殿。
“皇太子失踪一年,归来后愈发霸道。”
“这一年里,皇太子究竟去了哪里?”
众人见嬴迟突然出现,朝中大臣皆表恭敬。
一年多以来,
在秦帝国朝廷内,
仅有少数人知道嬴迟的去向,大多数人一无所知。
毕竟,关于天外之域、另一个世界的秘密,是秦帝国最大的隐秘。
即便两大营驻扎骊山,百万大军聚集,气势磅礴,消息依旧被封锁,除非涉及军粮者知情,其他人一概不知。
“迟儿,事情已经结束了吗?”
嬴迟返回,祖龙展颜微笑。
“结束了。”
嬴迟点头回应。
“很好。”
祖龙微微一笑,伸手示意嬴迟坐下。
“多谢父王。”
嬴迟缓步上前,坐在太子之位,环视朝堂。
“父王,一年多过去了,当初我制定的十五字国策落实得如何了?”
嬴迟问道。
“李思,说说你的造字进展吧。”
祖龙看向朝堂中的李思。
“回禀大王,太子。”
“臣以秦字为基础,融合各国文字特点,创制了一种新字体,名为小篆。”
“这种字体简单易懂,各地百姓都能轻松理解。”
“只待大王和太子批准,即可全面推广。”
李思呈上精心制作的小篆样本,期待祖龙与嬴迟的认可。
宦官迅速接过,递至祖龙手中。
李思忐忑不安,他倾注一年心血的文字成败在此一举。
“此字体融合了炎黄诸字之长,一目了然。”
祖龙满意地称赞,将样本交予嬴迟。”迟儿,看看吧。”
嬴迟翻阅后感慨:“史书所载小篆,今日终成。”
他转向祖龙:“父王,廷尉之功不可没。”
“不错,可全国推行。”
嬴迟点头。
李思感激不已。
冯去疾与韩非汇报国策进展:兵器已熔炼,典籍齐备待毁,民间虽有异议,大局已定。
“各国典籍不应焚毁。”
二人直言。
嬴迟正色回应:“史有前例,焚书实为毁异国史料,但执行中难免误伤本国典籍。
若妥善保存并推广优秀作品,既能保文明传承,又能助小篆通行。”
李思补充:“普及文字不易,需人力、材料与时间。”
嬴迟却胸有成竹:“顿弱!”
顿弱入殿,嬴迟问及造纸与活字印刷进展。
掌控朝局后,嬴迟暗令顿弱秘密开展革新项目。
“殿下,已有成果。”
顿弱呈上样品,门外探子随之入内,带来进一步成果。
祖龙好奇发问:“迟儿,又有新发明?”
黑冰台交予嬴迟之后,祖龙便不再过问细节,对于嬴迟的具体作为也不甚了解。
满朝文武屏息凝神,静静等待这一刻。
“父王稍待,自会揭晓。”
嬴迟微笑说道,随后打开第一只锦盒。
盒中是一沓洁白的纸张。
嬴迟取出一张递给祖龙,道:“父王请看,此纸可替代传统的皮卷与竹简书写,不知父王觉得如何?”
祖龙接过仔细查看,惊叹道:“此纸轻便实用,远胜竹简,一张堪比十张竹简。”
“每人均赐一张。”
命令一下,探子立即分发纸张给在场官员。
“果然非凡之物。”
收到纸张的官员无不赞叹。
“此纸乃天赐。”
“我想以这种纸取代旧制,用来记录国事与公文。”
“各位有何看法?”
短暂的寂静后,群臣纷纷称赞:“殿下得天恩庇佑,赐予神纸,实乃秦帝国之福,以纸代简,省时省力。”
“迟儿,这纸的成本如何?所需原料是什么?”
“父王,成本低廉,远低于竹简,只需木材与竹材。”
“原来如此,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