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207章 此乃当今天子

第207章 此乃当今天子(2/3)

秦的存在意义在于征伐,永不停歇的征伐。

    儒家所谓的礼仪,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

    儒家已被太子打压殆尽。

    大秦或许有仁义,但仅限于本族与臣民之间。

    对异族而言,唯一的结局就是杀戮!

    ……

    章节标题:血洗中原异族,剑指司马氏

    此时。

    长安城中的血腥争斗并非孤立事件。

    大秦百万铁骑倾巢而出,兵分十路,向中原大地的四方发起进攻。

    秉持的原则只有一个。

    嬴迟发布的“杀胡令”

    ,旨在肃清此间天地的异族势力,尤其是胡人。

    百万大秦锐士势如破竹,任何异族都难以抵挡。

    这支庞大的部队由两位上将率领,分头推进,将中原地区的异族尽数剿灭。

    这一行动将持续进行,直至彻底消除所有隐患。

    嬴迟敢于远征五胡之地,不仅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更是因为大秦锐士能够通过掠夺异族资源维持自身。

    即便面临人口减少的问题,这些被剥削的异族资源仍能为锐士提供补给。

    岁月流转,世间万象更新。

    短短数月间,中原大地焕发出新生机。

    大秦铁骑席卷而来,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昔日,中原的炎黄子孙或固守故土,或忍痛南迁,始终未能挣脱异族的**束缚**。

    如今形势逆转,异族连连失利,完全失去了反抗能力。

    在大秦强军的猛攻之下,异族四散溃逃,企图退回北方草原。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残酷的命运——大秦百万大军与数百万幸存炎黄族人的联合围剿。

    长久以来的仇恨,终于到了清算之时。

    江南地区,建康城内,如今已是晋国的都城。

    当年司马氏率领百官自北迁南,选定东吴旧都作为晋国的新都。

    岁月飞逝,司马氏皇室及朝中重臣已在建康站稳脚跟。

    晋国宫殿巍峨壮观,朝廷金碧辉煌,彰显皇家威势。

    数百名身着官服的朝臣分列两旁,气色红润,体态丰满,可见这些年在建康的生活颇为舒适。

    龙椅上的司马睿,身披龙袍,头戴冠冕,身形肥胖,显然未曾历经磨难。

    此乃当今天子。

    观那群臣,人人面露红光,肥硕臃肿,与北方百姓形成鲜明对比,恍若身处不同世界。

    富者食肉饮美酒,贫者却忍饥挨冻。

    “诸位爱卿,有何奏议?”

    “若无大事,今日便退朝。”

    司马睿端坐龙椅,语气平淡,仿佛上朝不过是个形式。

    环视众臣,皆垂首低眉,慵懒倦怠。

    君臣如一体。

    面对中原的得失,朝中大臣似乎漠不关心。

    迁至江南,仅求自保,至于收复失地、驱逐外敌,不过是空谈罢了。

    晋国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多出自世家大族,鲜有贤才入仕,这是国家衰落的根源。

    欲入仕途,单靠才华远远不足,还需依附士族并获得推荐。

    晋国朝廷已至**极限**。

    如今,若有人提议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必遭群臣反对。

    几年过去,再无人提及此事。

    他们只想安于现状,在江南享乐,对中原事务漠然置之。

    “散朝吧。”

    司马睿挥挥手,例行公事般的早朝让他提不起兴致,不如去后宫休憩。

    虽为天子,实则权力尽归士族。

    然而,就在这一刻:

    “报!中原急报!”

    一名八百里加急的士兵急奔入殿,晋国文武大臣瞬间紧张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恐惧。

    “中原急报?难道胡人已经渡过长江?”

    “这不可能,我们部署了百万大军守江,胡人绝无可能突破防线。”

    “即便如此,若胡人从荆州进犯,我们也难以抵挡。”

    “荆州也有百万大军,胡人绝非轻易可破。”

    本应平静的朝堂,此时被不安笼罩,连司马睿也眉头紧锁。

    “究竟何事亟需告知?”

    “莫非胡人真已渡江?”

    司马睿急切追问。

    群臣惊惧失措,皇帝亦显无助,足见晋国衰微至极。

    “启奏陛下,”

    “并非胡人南下,而是……”

    忽闻中原一夜之间起兵百万,号称“大秦”

    ,正对异族展开猛攻,胡人溃败,局势危急。

    探子激动难抑。

    司马睿与众臣闻言稍安:“总算免去胡人南侵之忧。”

    “陛下,中原突变或为我晋良机。”

    武将振奋道,“异族嚣张,迫我至此,今其困顿,正是晋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