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之急。”
冯劫提出建议。
文武大臣纷纷附和,多现忧虑之色。
自嬴迟执政以来,数千年历史表明,打天下易而守天下难。
若君王疏忽,可不顾民生,但欲传世久远的明君绝不可轻视。
“诸位莫惊。”
嬴迟开口安抚,“粮价上涨乃吾所愿。”
群臣听后,神情稍缓。
此言一出,满朝官吏无不震惊。
“太子此举何意?”
“恐令天下百姓陷入困顿。”
一位御史谏官难以置信地说。
众人疑惑看向嬴迟,不解英明如斯的他为何会有此提议。
“诸位且听吾言。”
“太子之策极智。
不过半月,甚至更短时日,太子之计便见成效,困局或可缓解。”
冯去疾站出,笑意盈盈地解释。
“缘何?”
文武百官皆不明所以。
抬高粮价如何解困?
“各位大人,各地并非真正缺粮,而是粮尽归权贵富人所有。
百姓辛苦一年所得之粮,除纳税外,还被这些权贵强行征收。”
“全国近半之粮均掌控于这些人手中。
他们若不肯放粮,灾情难以平息。”
“随粮价上涨,富室权贵会竞相购粮谋利。
然当粮价涨至连朝廷都买不起时,粮即有价无市。
这些人难道真要将粮囤至霉烂不成?”
韩非冷笑而言。
此几句话立明抬价之关键。
满朝官吏豁然醒悟。
然亦有人忧形于色。
显而易见,有人企图趁机囤积粮食发横财,连朝堂中也有人染指此事。
“太子英明。”
待百官反应过来,齐刷刷向嬴迟行礼,真心佩服。
“冯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