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72章 此言确实不虚

第172章 此言确实不虚(2/3)

    吕不韦迅速领会,兴奋道:“妙极!”

    嬴迟浅笑回应:“若由咸阳统一规划,所需资料庞杂,耗时恐以年计。

    我建议先以咸阳为中心构建十郡基础框架,再交各地郡守细化县区设置,最终决策权在我,还需呈报咸阳核准。”

    众人听毕,皆展露喜色。

    作为朝廷重臣,他们深知此法若推行,郡县制度将迅速落地,或许不到一年便可全面铺开。

    “太子远见卓识,令人钦佩。”

    吕不韦由衷赞叹。

    “臣等折服。”

    蒙毅等人也同声称颂。

    “以十郡为基,再逐层划分县区,此策可行无疑。”

    “果然,前人经验不可轻忽。”

    见群臣情绪高涨,嬴迟心满意足。

    “太子既已确立十郡布局,想必已有详细划分方案?”

    吕不韦恭敬请教。

    “确有谋划。”

    嬴迟轻轻点头。

    “诸位可携带天下地图?”

    他问道。

    “只需太子划定十郡框架,后续事务便容易许多。”

    吕不韦随即转向蒙毅说道。

    “带着呢。”

    韩非从身后拿出一幅地图,由无数小图拼接而成。

    显而易见,这些地图是秦帝国灭六国后所得,较之前秦帝国地图更为详尽。

    然而,与嬴迟掌握的世界地图相比,仍略显不足。

    但当前的世界地图并不适合展示,因秦帝国刚完成统一,还需巩固国力。

    夺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却难,此言确实不虚。

    过去嬴迟只是臣子时,只需专注于征战即可,但如今身为东宫储君,代理秦帝国政务,手中掌握着王权、粮草军需以及军机要务,每件事都必须慎之又慎。

    嬴迟追求的并非穷兵黩武之国,而是真正的强国,为日后扩展奠定坚实的后勤基础。

    韩非恭敬地将地图放在嬴迟案头,吕不韦等人也围上前,想知道嬴迟打算如何划分天下十郡。

    “很好。”

    嬴迟说道,“郡县制先从本国本土开始。”

    “本国本土包括巴蜀、关中、陇西三部分。”

    “巴蜀分为巴郡和蜀郡。”

    “关中设为北地郡。”

    “陇西设为陇西郡。”

    “至于咸阳周边地区,不属于郡县划分范围,它是我国都城,超越于天下十郡之上。”

    嬴迟手指本国疆土,语气严肃地说。

    话音刚落,吕不韦、蒙毅、韩非等人都点头赞同。

    接着众人听嬴迟讲述天下布局。

    “至于韩地旧址,划为十郡,名为颍川郡。”

    时间悄悄流逝,无人察觉。

    大秦的郡县制初步形成,在嬴迟推动下逐渐完善,只等朝议得到祖龙的认可后就能在全国推行。

    扶苏府内。

    偏殿里,淳于越冷脸坐在主位上,面前站着一群身穿儒衫的人。

    作为儒家当代宗师,也是扶苏的老师,扶苏府邸自然成为咸阳儒家的重要据点。

    儒生在此出现并不奇怪。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淳于越环顾众人,语气诚恳地问道。

    “回禀师父,一切已准备妥当。”

    “每件事都按照您的吩咐去做。”

    几个儒生谦卑地回答。

    “很好。”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你们要告知所有同门,为了儒学和天下纲常,必须全力以赴,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

    淳于越声音坚定。

    “是。”

    儒生们行礼后离开偏殿。

    “公子。”

    “师生缘分一场,如果你放弃争夺王位,我也不会责怪你。

    嬴迟威名远扬,无可匹敌,但他不应夺取属于你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该被剥夺。”

    “这次,我一定全力帮助你,或许能让嬴迟失势,这样你就能登上储君之位。”

    目送儒生离去的身影,淳于越眼中闪过一丝狂热与决心。

    ……

    数日后。

    朝会召开。

    秦王宫依旧矗立在群山之巅,受到万民敬仰。

    如今秦王殿已成为中原唯一的朝廷,唯一的王权象征。

    秦王宫内。

    文武官员齐聚一堂,气氛和平日不同。

    今日大殿上,武安君仍在场,但他多了个身份——监国太子。

    无形中,朝廷格局悄然变化。

    嬴迟身为东宫太子,已脱离朝臣之列,位居王座之下,俯瞰殿内诸官,此乃王权确立之始。

    今日嬴迟未披秦官服,而着东宫冕袍,虽形似王袍却品级稍逊,金冠耀目显其尊荣。

    王者气度自嬴迟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