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61章 他将难以释怀

第161章 他将难以释怀(2/3)

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仪。

    “过来。”

    祖龙温和说道。

    祖龙对赵迟始终心存愧疚,因此格外优待,这份关怀远超其他皇子的期盼。

    毕竟,赵迟出类拔萃,为秦帝国建下不朽功绩,无人可比。

    赵迟毫无拘束,直接靠近。

    他看向沙盘,中原大地的轮廓分明,原本的彩旗已消失,只剩下秦帝国的旗帜。

    “赵迟,”

    祖龙开口,“看见这地图了吗?天下已定。

    千年来,天下分裂,王朝更替频繁,各国兴衰交替。

    商朝时,数千诸侯各自为政,名义上效忠君主,实则叛乱不断,最终因分封制而亡。

    周朝取代商朝,不过是商的一个小国,因野心崛起才得以 。

    虽然周灭商,但根本问题未解,诸侯依旧割据,表面尊崇周室,暗中却不从命。

    直到今日,大秦凭借实力一统天下,消灭诸国,这与以往的更替截然不同。

    过去,只需诸侯顺服便可易主;而今,我们彻底根除割据,不留后患。

    这是史无前例的变革。

    天下安定后,若再沿用分封制,正如你所见,几十年甚至百年后,天下仍将动荡不止。”

    “战火将在我们民族中延续。”

    “赵迟。”

    “在这广阔天地间,你是杰出之士,也是最具远见的人。”

    “那是自然。”

    “朝堂诸公虽察觉时局,却为私利与权谋所惑,对国之安危置之不理,全然不顾秦帝国千秋基业与社稷兴衰。”

    “寡人对你的情怀深感钦佩。”

    祖龙凝视赵迟,目光沉稳而带有几分赞许。

    此时此刻,祖龙已不再是父亲,而是统御天下的君主。

    他正向秦帝国的武安君致以诚挚谢意,感谢其在安定国家、统一六国中的贡献。

    赵迟提议恢复分封制度,却毅然婉拒这份功勋。

    这样的勇气与果断令人钦佩。

    祖龙心生敬意,即便赵迟是他的父亲,此刻他依然充满仰慕。

    因为儿子与他同样心系百姓,而非沉溺权力。

    “臣不敢担当此荣誉。”

    赵迟谦逊回应,祖龙感慨不已。

    也许这可称为大义,但赵迟心中仍有私心。

    若推行分封制,秦末时是否还能轻松平定叛乱,减少同族间的伤亡?

    另外,

    赵迟深知历史,明白秦始皇不会采纳分封制,何必因此触怒君王?

    “不必顾虑这些。”

    “你是为了大秦,为了天下百姓。”

    “理应受万民敬仰。”

    祖龙微笑道,语气严肃。

    “大王今日召见,有何要事?”

    赵迟直视祖龙,迅速转移话题。

    “有些话想与你说。”

    祖龙注视赵迟,欲言又止,内心隐隐忐忑。

    多年努力终于一统天下,今日得以倾诉衷肠。

    祖龙想直白告知赵迟:“我是你的父亲。”

    但忧虑一旦出口,赵迟可能无法接受,往昔无拘无束的友情将消失殆尽。

    若果真如此,他将难以释怀。

    然而,如今四海归一,别无退路。

    他对迟儿母子的亏欠必须弥补。

    否则,何以心安?

    “大王。”

    赵迟含笑开口,“臣有一事上奏,请大王恩准。”

    “何事?”

    祖龙疑惑地望着他。

    “天下既定,诸侯覆灭,中原无战乱,臣身为武夫,不愿虚度光阴,恳请大王恩准,赴北疆戍守,守护一方。”

    “为大王抵御外敌。”

    赵迟直言。

    此言一出,祖龙脸色微变,心中也泛起不安。

    “莫非视我为弃之不用?”

    “欲借戍边自保?”

    祖龙声音微颤,目光紧紧盯住赵迟。

    若属实,他难免失望。

    “绝非如此。”

    赵迟轻摇首,郑重否认:“大王绝非薄情之人,我请缨戍边实为自保,非因惧大王,而是厌倦朝堂争斗。”

    “四海归一,吾之才智无从施展,庙堂纷争非吾所愿。

    太平盛世,大王亦当立嗣,此事我不愿参与。”

    赵迟直言陈志。

    此言入情入理,正可动祖龙之心。

    “然今日召你前来,确有要事相告。”

    祖龙见赵迟意志坚定,决意坦陈。

    “何事?”

    赵迟询问,见祖龙神色凝重,似有大事将至。

    “你非一直在寻父吗?”

    祖龙凝视他,欲窥其反应。

    “然。”

    赵迟颔首承认,“可惜至今音讯全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