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
“还有你们这些力主分封制之人。”
“你们听到了吗?”
“我大秦统帅已一致决定废除分封。”
“为了大秦。”
“即便如此,我也愿放弃封王。”
“我只是外臣尚且如此,你身为大王之子、大秦长公子,有何难处?”
“今日我便是来责备你的。”
“除了虚浮的礼法,你还能做什么?”
“身为大王之子、大秦公子,不思大秦长久之计,反成大秦祸患。”
“你有何价值?”
赵迟冷酷地训斥扶苏。
此话出口。
扶苏支撑不住,跌坐于地,面如死灰。
当日章台宫内。
因礼法约束,扶苏被赵迟驳得无言以对。
今日朝堂之上,亦是如此。
赵迟的话语如利刃,让他哑口无言。
“赵迟。”
“够了。”
“纵使长公子有过错,但他仍是大秦长公子。”
“你不过是一名外臣。”
见扶苏这般窘境,淳于越忍不住出声制止。
“你算什么东西?”
“什么爵位?什么官职?”
“竟敢对我无礼?”
赵迟冷冷注视,严厉指责淳于越。
“你……你这莽夫,全然不懂礼仪。”
“你胆大妄为。”
“无视纲纪。”
感受到赵迟的冷峻,淳于越心中畏惧,颤抖着回答:“你所谓的礼仪能杀敌吗?能助大秦开疆拓土吗?能为大秦带来万世太平吗?”
“可惜。”
“我手中的剑可以做到。”
\"我虽武人出身,却能建功立业,你有何作为?\"
\"竟敢如此放肆?\"
赵迟冷笑。
此刻,赵迟决心全力对抗那些崇尚礼法的大臣。
他反感这些人,不仅因为他们的行事方式不合他的心意,还因为他们每逢提及必群起而攻之,他绝不会纵容这种行为。
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必然会选择郡县制而非分封制。
无论争论多么激烈,结果早已注定。
此时局势下,赵迟没有必要因此触怒秦始皇,毕竟他还需驻守边疆。
这亦是他个人意愿所在。
一旦分封完成,秦始皇诸子均有封地,秦始皇驾崩后,大秦岂非陷入混乱?
今日反驳群臣之举,正是秦始皇所愿。
这也是赵迟从军之初的原则:公事公办。
\"你...\"
淳于越欲辩无言,被赵迟的气势震慑。
\"辛胜!\"
赵迟厉声喝道。
\"末将在!\"
殿外的辛胜迅速回应。
\"带这胡言乱语、以下犯上的家伙出去。”
赵迟指向前方。
\"遵命。”
辛胜未多言,挥手示意,几名武士随即上前,将淳于越架走。
在辛胜看来,他效忠于君主。
他深知当今圣上之意,亦明了赵迟身份,怎敢违抗?
赵迟据理力争,令辛胜畅快淋漓,积郁已久的心结随之消散。
不仅是辛胜,连高台上的祖龙也感到轻松。
\"真是个好孩子。”
\"不愧是我的儿子,有胆识。”
\"几句话就让那些自私自利者闭嘴。”
\"还有扶苏,或许我对他的教导过于宽松,迟儿明白秦帝国根本与国之大义,而他一无所知,相比之下,差距甚远。”
\"庆幸如今可正式认这个儿子。”
\"不过,归宗后,必须恢复嬴姓。”
\"即刻在宗庙完成仪式。”
祖龙满心欢喜,赵迟今日表现让他深感骄傲。
赵迟的批评似乎为他近期的不满找到了宣泄出口。
身为帝王,祖龙无法如赵迟般随意,需维护尊严与权威。
但听闻赵迟慷慨陈词,内心颇为愉悦。
\"你们在做什么?\"
\"放肆!\"
\"大王,赵迟太过傲慢,禁卫军属王室,怎能任由外臣指挥?此行为违法悖礼。”
淳于越怒吼,但侍卫不予理会,径直将他拖出大殿摔至门外。
这一幕让满朝文武皆心生畏惧,再无人敢开口。
\"大王,这是臣的看法。”
“臣以为,分封制乃远古旧制,为保大秦万世基业,不宜再行分封。”
赵迟转身面向祖龙深深一揖:“臣完全认同。”
其后,五位将军亦同声附和。
接着……
蒙毅、韩非、冯去疾等大臣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