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59章 权力所及,四方归服

第159章 权力所及,四方归服(1/3)

    回想过去,与屠睢共事赵迟时,他们不过统领五千兵马,那时主上也只是万人将。

    岁月流转,如今他们已成十万大军主帅,而主上也掌控秦军大权。

    不久后,主上将成为秦储君,未来的秦王。

    这般变化令二人震撼不已。

    当下秦帝国统一天下,宛如昔日周朝,周朝分封诸侯,诸侯皆俯首称臣。

    秦臣凭军功封地可成领主,未来甚至能成一方势力。

    满朝官员鼓动恢复分封制,祖龙脸色阴沉。

    商鞅立法时以功论赏,以过责罚,未料秦帝国竟一统天下,此奖励机制仅具激励作用。

    如今秦已统一,分封制再次被提起。

    “够了!”

    祖龙冷言,“分封还是郡县,待武安君归后再议。

    在此之前,此事莫要再提。”

    “大王息怒。”

    群臣齐呼,随即沉默。

    多数大臣对分封制抱有期待,祖龙期待赵迟能推动此事。

    秦灭六国,赵迟功劳最大,若实行分封制,他必封王爵。

    文武百官认为赵迟不会拒绝。

    无论赵迟的选择如何,最终都难逃束缚。

    待他与诸将返朝,众人相信多数人会选择分封制,因其是功臣的最大荣耀。

    “他们追求的正是这个。”

    “对国家或天下而言。”

    “只顾自身利益。”

    “不曾思考推行分封制,恐令大秦重蹈周朝覆辙。”

    “百年、千年之后,这统一江山或将再次纷争,炎黄子孙陷于战火。”

    祖龙怒视群臣,心中愤慨。

    分封制的隐患显而易见,但文武官员更关注自身潜在收益。

    “迟儿。”

    “我相信你不会随波逐流。”

    “若你能站出来反对分封制,我便可推行郡县制。”

    “都是为你好。”

    “绝不会把动荡天下交给你。”

    祖龙暗下决心,语气坚定。

    “无论如何,我都会反对分封制,为大秦安定。”

    当然,若儿子能站出来反对分封制,那是最好不过。

    他深信自己儿子胜过满朝文武。

    “若无他事。”

    “散朝吧。”

    祖龙目光扫视众人,收回视线,以威严之态宣告。

    朝堂上下无人发声,若有胆敢冒犯者,无疑自取灭亡。

    “哼。”

    祖龙起身离去,文武百官行礼,但大多未改初衷——坚持分封制,关乎私利。

    祖龙坚守秦法,这是大秦根本。

    于是,他一时无法轻易驳斥或否定,否则会使众多将士寒心,也让尽责的将领失望。

    这是他的隐忧。

    就在那一刻。

    “报!”

    “启禀陛下!”

    武安君王翦、蒙武、李牧、桓漪及屠睢五位上将军已返朝入宫。

    ……

    在退朝的最后时刻。

    祖龙已起身,准备离去。

    辛胜匆匆入殿,高声禀报。

    祖龙止步,群臣随之回神,脸庞皆显期待。

    赵迟归来。

    此时,秦帝国五大上将军齐聚朝堂,分封制的议题或许今日便可决定。

    这是支持分封制大臣们的期望。

    祖龙缓缓转身,内心激动难掩,却依旧保持着冷静与威严。

    他挥了挥手,低声下令:“速召。”

    “臣领命。”

    辛胜随即离殿,亲自迎接赵迟等人。

    秦王殿外,赵迟身着官服,身后随行五大上将军。

    虽官服相同,但爵位标记各不相同。

    身为统领的赵迟,其爵位标志令世人钦羡。

    他是商鞅变法后首位达到大秦彻侯地位之人。

    赵迟迈步入殿,五位上将军与他保持一步距离跟随。

    这体现了秦权的核心。

    赵迟掌控秦帝国兵权,为军中无可置疑的最高统帅,其他上将军亦需遵其号令。

    他所至之处,禁卫无不敬重。

    秦军中最具权势者皆聚于此,赵迟更在锐士心中地位崇高,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久,赵迟率五大上将军进殿。

    “臣,赵迟,参见大王。”

    赵迟跪拜,高声言道。

    “臣等参见大王。”

    身后五大上将军亦随之行礼。

    六人现身,朝堂顿现浓厚军营气息。

    仅六人立于殿上,却似千军万马气势震慑全场。

    此刻,秦**权势人物齐聚,乃秦帝国核心力量。

    “诸位爱卿,平身。”

    祖龙凝视赵迟坚毅面容,多年忧虑稍减,不禁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