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54章 这展现出大国使者的风范

第154章 这展现出大国使者的风范(1/3)

    “我国刚刚平定楚地。”

    王绾继续说道,“至少需要休整一年,等关中与蜀地的粮草收成,才能缓解当前困境。

    然而武安君此时出兵,粮草从哪里来?”

    “请大王立即制止武安君。”

    李思也上前附议。

    “臣同意。”

    众人纷纷响应,朝堂上下几乎一致反对。

    “天下即将统一,只剩齐国未归顺。”

    祖龙神情平静,只静静看着手中的捷报,那是他子赵迟亲笔所写。

    “取齐关键在于攻心。”

    赵迟信中明确写道,“我料齐王惧怕死亡,不敢以宗族性命冒险。

    请给一个月时间,助大秦实现统一之机。”

    信中意图清晰,祖龙自然全力支持。

    “丞相,齐国有数十万甲士,仅凭一个月时间,怎能灭亡齐国?”

    王绾苦涩开口。

    “即使倾尽全力,也要确保一个月的粮草供应。”

    祖龙语气坚决,“若一个月后仍未灭齐,寡人自会下令休战两年。

    寡人相信武安君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祖龙目光锐利,王绾虽然心中不愿,也只能点头答应。

    “臣遵旨。”

    王绾深深一拜,神情疲惫。

    朝堂内外群臣皆面露忧虑,尤其是文官,未来的日子更加艰难。

    “迟儿。”

    “你一定不要让为父失望。

    这次为父顶住了满朝压力,如果你失败,为父必将被指责,百姓也会怨恨为父。”

    祖龙见大局已定,只盼赵迟能够凯旋归来。

    若此信并非赵迟亲笔,而是旁人代写此等穷兵黩武之策,祖龙必会严词拒斥。

    然对赵迟,祖龙素无猜疑,一如既往信任,成败皆在其肩,或承朝野重压,或享无上威名。

    ---

    齐国,临淄。

    朝堂气氛凝重压抑。

    楚亡后,天下唯余齐国孤立无援,四面环秦,无盟友可依。

    “秦灭楚国,诸公有何对策?”

    齐王忧心忡忡问群臣。

    秦野心昭然,数十年间席卷大半疆土。

    齐国孤立无助,秦军出征无需借口,齐王虽愤懑却无计可施。

    “秦齐素来交好,昔日昭襄王时已有共称帝之约。

    今不如尊秦王为西帝,我为东帝,结盟止战。”

    齐相后胜进言。

    “此法可行?”

    齐王对自己的实力几近绝望,提议尊秦王为西帝,自居东帝,此议荒诞不经。

    齐国国力仅强于韩、魏,远逊他国,而秦军已达近两百万,齐国则如弱水一瓢。

    “大王勿忧,此事定能成功。”

    后胜笃定道,“大王之妹为秦王妃,且育有宠儿胡亥。”

    “有此姻亲,秦王断不会拒。”

    后胜自信回应。

    “正是!”

    齐王连连点头,“朕之妹乃秦王妃,我们便是亲族。”

    “丞相,烦请赴秦,告知我齐国愿结盟,永不犯境。”

    齐王无奈求助。

    “臣必不负所托。”

    后胜毫不犹豫答应。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报。

    一名齐将神色惊惧闯入,声音颤抖:“大王!大事不好!武安君赵迟亲率两大军团破我边防,请大王定夺。”

    “上将军田平正在指挥防御,但秦军势不可挡,恐难持久。”

    将领急切禀告。

    “什么?”

    齐王面色惨白,“秦军欲攻我国?楚国刚灭,他们尚有余力?”

    “诸位爱卿,朕当如何?”

    齐王惶恐询问,但群臣皆低头沉默,无人敢言。

    后胜本欲促成秦齐联盟,此刻也闭口不语。

    齐王怒斥:“朕养你们何用?”

    满朝官员噤若寒蝉,齐王叹息:“秦强吞天下,赵迟更如战神,未尝败绩,诸多国君死于其手,我齐国又有谁能敌?”

    齐王自语低喃,眼中尽是恐惧。

    赵迟弑君之事让齐王倍感惊惧,那些被他残害的君主无不令人胆寒。

    秦灭六国,王族尽为俘虏,各国君主无一幸免,皆丧生于赵迟之手。

    “田平上将军驻守何地?又能坚持多久?”

    齐王惊恐地问。

    一位将领答道:“上将军镇守墨城,已调十万援楚大军,然面对武安君,亦无必胜把握。”

    “即便上将军也无法预知坚守的日子吗?难道我只能坐视秦军攻破城池?”

    齐王心乱如麻。

    他不及燕王胸怀天下,只因贪图安逸而畏死,这也是一些人的通病。

    “丞相!”

    齐王的目光投向后胜,愤怒之火已在眼中燃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