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43章 战斗持续

第143章 战斗持续(1/3)

    “若撤北境军,东胡等异族必然趁机作乱。

    如今正值冬季,正是异族扰边之时,若撤兵力,我北境百姓将陷入极大困境。”

    庆秦面色骤变,急切陈词。

    “家何安,国又何存?”

    “为燕国生死存亡计。”

    “我已顾不得其他,只须击溃秦军,事后必尽力弥补。

    但此刻,秦是我最大的敌人。”

    燕王喜神情疯狂,令满朝文武无不胆寒。

    “庆秦。”

    “朕赐汝调兵虎符,召集全国可战之兵,迎击秦军。”

    “此外,丞相。”

    “即刻派遣使臣接连奔赴齐、楚两国,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必须求得援军。”

    “燕丹,你这悖逆之子。”

    “随军出征,若燕国战败,你便不必归来。”

    燕王喜高声说道。

    这是他在当前局势中所能想到的唯一对策了。

    面对秦军的攻势,唯有应战别无他法。

    向秦称臣或沦为阶下囚,是他所不能接受之事。

    光阴飞逝,转眼便是月余。

    燕国境内,造阳城失守。

    百万秦军突破燕境防线,重镇造阳城落入敌手。

    自秦军进入燕地,攻占此要塞不过一日光景。

    造阳城头。

    赵迟负手而立,俯瞰这座已被征服的城市。

    “武安君。”

    “此城已完全控制,残敌尽除。”

    此战击杀敌军无数,俘虏八千余人。

    屠睢趋步上前,恭敬禀报。

    “燕国动向如何?”

    赵迟语气平和询问。

    “燕国已在曲逆集结重兵,兵力超过十万,似欲正面迎战我大秦。”

    章邯恭敬回答。

    “此举实属愚蠢。”

    赵迟轻蔑一笑。

    “燕国主帅纵使是庆秦,他也应知晓对抗大秦需依托城池防守。

    然燕丹坐镇军中,驱使燕国调动大军主动出击,此事背后怕是他从中推动。”

    章邯亦带嘲讽笑意说道。

    “燕丹乃我大秦恩人,若非他行刺先王,我大秦也不会有今日之出兵。

    齐楚两国也不会有所行动。

    如今他执意与我大秦决战,本君定会满足他。”

    赵迟冷哼一声。

    “禀告武安君。”

    “李牧将军派来的使者已攻下燕国数城,正等您的指令。”

    任嚣恭敬汇报。

    “速发密函给李牧将军,燕国已调走北境边军,为防外族入侵,命他率军守边。

    灭燕之战是我族内部纷争,若有外族插手,本君绝不容忍。”

    赵迟声音冰冷。

    燕国举动虽隐秘,但暗中传递的情报早已落入赵迟手中。

    可以说,燕王调度军队应对局势时,燕国朝廷的所有信息都经由暗影传到赵迟手里。

    “遵命。”

    任嚣恭敬领命。

    “诸位。”

    “灭燕之战,我大秦师出有名,成败关键在于速战速决。”

    “燕国若要与我大秦对决,本君定会如其所愿。”

    “传本君旨意。”

    “全军直奔曲逆,与燕军决战,一举摧毁燕国根基。”

    赵迟严厉下令。

    “遵命!”

    城楼上的将领齐声响应。

    曲逆。

    两军对峙。

    一边是身穿黑甲的大秦军,气势磅礴,无数黑旗飘扬。

    另一边,十余万燕军严阵以待,军容同样庄严肃穆。

    然而士气相差悬殊。

    燕国在大秦的强大攻势下几乎崩溃。

    在大秦主导下,天下皆知燕国曾派人行刺秦王,导致大秦发兵反击。

    燕国将士也清楚此战对自己不利。

    “上将军,”

    “您终会认可我的决定。”

    “只要击败秦军,我燕国便无后顾之忧。”

    “一旦战胜秦军,齐楚两国见秦并非不可战胜,必定出兵相助。”

    “此战,我燕国必胜无疑。”

    燕丹站在战车上,望着身旁的庆秦,话语充满自信。

    “唉,”

    庆秦无奈叹息,燕太子的稚嫩让他难以招架。

    最初策略是据城坚守,等待时机,期望齐楚能有所行动,派遣援军。

    但燕丹坚持己见,凭借身份逼迫庆秦主动迎击。

    在压力之下,庆秦不得不妥协。

    “上将军意图与秦军周旋争取时间,然而秦军势如破竹,我燕国本就国力衰弱,难以持久抗衡。

    百万大军对秦军,粮草供应恐难支撑数月。”

    “若一味拖延,粮草又从何处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