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长至,守卫立刻上前。
\"陛下即临,速开城门。”千夫长举令牌。
守卫一愣,不敢怠慢,迅速开门,齐声行礼:\"恭迎陛下。”
禁卫军护送下,銮驾入城,停于大宅前,乃小城中豪邸。
府仆见众多兵士,忙迎上前,见九马驾銮驾,皆惊,知府主非凡。
\"速报侯爷,大王驾临!\"一名仆从呼喊。
\"遵旨。”另一名仆从急入府报信。
余下仆从立于门口,毕恭毕敬等候。
“敢问将军,是否大王驾临?”
为首侍者恭敬询问辛胜。
“正是。”
辛胜简洁答道。
众人纷纷跪拜,齐声高呼:“恭迎大王!”
銮驾内,祖龙微笑对赵迟说:“到了,随我一同下车。”
“好。”
赵迟点头答应。
他率先下车,心中暗忖。
纵使侍者语声细微,以他先天境界的修为怎能听不见?适才提到的府邸主人,莫非是侯爷?
秦帝国封侯者寥寥无几。
“或许是他?”
赵迟沉思片刻,有所揣测。
当他踏上地面,一眼便看到府门上的牌匾——吕府。
顿时醒悟。
“竟然是他?他还活着?”
按史书记载,因嫪毐叛乱,其家族被流放蜀地,他自己更服毒而亡。
然而现况显示,他似未离世。
历史记录常有偏差,历经岁月洗礼,后人所述难免有出入。
中原屡遭战乱,外族侵扰频仍,不知多少真相已被扭曲。
赵迟默默思索。
“怎么会不是大王?”
“他是谁?”
“竟与大王同乘銮驾,莫非是传闻中的长公子扶苏?”
吕府仆役目睹从銮驾下来的赵迟,在灯火映照下皆感震撼。
与 * 同乘銮驾,这是无上荣耀,史上仅少部分人得享此待遇。
商君卫鞅曾多次与秦孝公共乘銮驾,张仪、白起也曾获此殊荣。
对吕府仆役而言,最熟悉不过的就是他们的主人,他曾事奉两代秦王,地位显赫。
赵迟下銮驾后,祖龙亦缓步而出,抬头望向吕府牌匾,神情复杂。”十余年过去,我终于归来。”
祖龙凝视宅邸,思绪翻涌。
此时,
一位白衣老者自府中走出,须发皆白,面露激动与焦虑。
“臣吕不韦,叩见大王。”
老者郑重行礼,祖龙疾步上前扶起,目光满含温情与敬意。
“仲父,请免礼。”
祖龙低声说道。
“果然是吕不韦,昔日权倾朝野的秦帝国丞相,强秦之主,令诸国闻风丧胆。”
祖龙注视眼前虽年迈却依然锐气不减的老者,感慨不已。
“大王。”
“久别重逢,仲父。”
“再见大王,实乃老臣之幸。
老臣……”
吕不韦望着祖龙,眼中竟泛起泪光,那是极尽欢喜的表现。
“仲父,请入内叙谈。”
祖龙和蔼邀请,亲手扶持吕不韦入内。
他转头对赵迟说:“迟儿,你也进来,辛胜,你率禁卫军在外守护。”
赵迟随即答应,辛胜亦谦逊致意。
吕不韦看见赵迟,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从祖龙对赵迟的称呼中,他察觉到不同寻常的意味。
吕不韦借着光线看清赵迟的容貌,苍老的脸庞浮现惊愕之色,随后转向祖龙,眼中满是复杂情绪。
但他最终未发一言,随祖龙入府。
进大殿后,祖龙未坐主位,而是与吕不韦对坐,赵迟恭敬立于祖龙身后。
“仲父,我们相别多久?”
祖龙笑着问吕不韦。
“约十年吧。”
吕不韦笑答。
“十年如梦,犹记初回秦帝国时受您指引的日子,那时有您庇护,令人怀念。”
祖龙感慨。
“大王,时光飞逝,我也年迈。
当年先王托付教导您,实是我福分。
今见您威震四方,六国归一指日可待,欣慰至极。”
吕不韦语气诚挚。
“若天下归一,唯我大秦独尊,虽死无憾。”
祖龙道。
“教导大王,是我毕生荣耀,此生无悔。”
吕不韦言辞恳切。
“仲父,您将见证我大秦统一盛景,引领天下走向和平,让诸国止戈。
您将目睹我开创炎黄子孙的伟大时代。”
祖龙目光坚定。
“这一天不远了。”
“纵然与仲父分别十年,您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