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迟儿只是心智尚未成熟罢了。”
蒙武试探性地说道。
“不。”
祖龙摇头,“他的性情早已成形,他对王权虽无敬意,却本能地充满警惕与畏惧。”
“他善于结交各方人士,建立自己的势力,实则为应对潜在的王权威胁。”
祖龙接着说,“蒙卿,朕深知迟儿的品性。
若对他善待,他必真心相报;反之,若有谁对他或其家人施加无礼甚至伤害,他必将全力反击,不论对方身份如何。”
“哪怕是朕亲自出手,他也绝不会屈服,反而会竭力抵抗。”
蒙武闻言震惊。
祖龙的话语揭示了迟儿性格中不可轻视的一面,也让蒙武意识到,这份坦率之中蕴藏的巨大风险。
“或许大王对迟儿有所误解。”
蒙武微笑回应。
“我的儿子,我怎能不了解?”
祖龙语气坚定。
“不过,我也深感欣慰。”
祖龙感慨万分,他清楚自己这些儿子各有长短,也深知赵迟的独特性格。
眼前的赵迟展现出令人难以捉摸的能力,就连他也无法完全掌控,更不用说其他的儿子了。
因此,祖龙倍加庆幸。
……
幸好赵迟是自己的儿子,否则秦帝国未来的局势将难以想象。
我无法得知赵迟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实力,而其他儿子更是对此一无所知。
“能得大王如此赞赏,可见赵公子之非凡。”
蒙武由衷赞叹。
“所以我才庆幸赵儿是我的儿子。
不然,我又该如何?”
“赵儿对王权的不敬,不过源于他的自负。
他有藐视王权的资本,今日让我亲眼见识,那便是源自仙家的武道之力。”
“单一个韩非便已达此境界,赵儿的实力又该达到何种高度?”
“实在难以估量。”
祖龙凝视石柱,思绪翻涌。
“大王,”
蒙武说道,“您的洞察向来精准。”
“但请记住,赵公子不仅是您的儿子,也是您选定的秦帝国继承人。”
蒙武直言:“赵公子令老臣钦佩,但大王的其他几位公子实在难称优秀,即便是扶苏也并无突出之处。”
蒙武注视祖龙,严肃地说:“若让这些人继承秦帝国,连赵公子都不会认同,我也同样不会。”
“没有赵迟的存在,蒙武绝不敢直言。
大王尚有许多选择,但蒙家已决定始终追随赵迟。”
今日前来表明立场,蒙家已明确表示支持赵迟。
祖龙听完,眉头微蹙,虽有王者威严环绕,却无怒意。
蒙武毫不退缩,目光坚毅。
片刻后,祖龙开口:“蒙卿之意,朕已明了。
再次确认,秦帝国储君非赵迟莫属。”
“朕已立下遗诏,若有变故,黑冰台自当宣布,赵迟继位。”
“蒙卿可安心?”
祖龙含笑,蒙武拱手致谢。
祖龙忽问:“蒙毅从韩非处得知武道之事几许?”
蒙武答:“仅止于此。
韩非默然,似有所忌惮,无赵公子示意,绝不会泄密。”
“召韩非来验真假如何?”
蒙武建议。
祖龙点头同意。
蒙武叹息:“蒙家世代效忠秦帝国,难全心助迟公子取信于人。”
“武道之力,超凡入圣,实令我好奇。”
蒙武感慨。
“退下吧,知其真相必告汝。”
祖龙微笑。
“臣告退。”
蒙武不敢迟疑,带亲卫而去。
石柱留于宫中。
“武道之力。”
“迟儿,汝究竟藏有何秘?”
“汝父愈发好奇矣。”
祖龙凝视石柱,目光探究。
“辛胜!”
远处辛胜趋前。
“传韩非今夜赴章台宫,寡人有事相商。”
祖龙下令。
“臣领旨。”
辛胜恭敬应诺。
回章台宫时,赵迟正阅奏章。
较初来时敷衍,现下专注从容。
他明白,遵秦始皇意同时,须提升自身能力。
秦始皇曾言,无旨意时,赵迟日间可于宫内办公。
“迟儿,不错。”
“懂守时矣。”
见赵迟办事,祖龙满意而笑。
“奏章关乎民生,臣不敢懈怠。”
赵迟正色。
“悟此理令吾欣慰。”
祖龙笑道。
“今日奏章皆妥?”
赵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