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32章 诚如所析,实则如此

第132章 诚如所析,实则如此(2/3)

如此。”

    蒙武父子点头赞同。

    诚如所析,实则如此。

    蒙骜见多识广,却始终不明赵迟真实意图。

    赵迟筹划一切,不仅为自保,更盼有日与王权抗衡。

    “祖父,父亲。”

    “商议许久,尚未决是否奏报陛下?”

    蒙毅突记起。

    “我辈效忠王室,此事理应禀告陛下。”

    蒙武语调低沉。

    “奏报陛下,恐否扰迟公子?我蒙家与他交好已久。”

    “不仅无妨,还会让陛下更加重视他。”

    蒙武微笑道。

    最后瞥了石柱一眼:“毅儿,卸下此柱,今晚悄悄送往王宫,我去亲自禀报。”

    ……

    次日清晨。

    东方微亮。

    朝会即将开始。

    秦王殿前。

    众臣已在殿外等候。

    赵迟位列武臣之首,静静伫立。

    蒙武今日亦在朝班之中。

    众人屏气凝神。

    “这么早起来,真是辛苦。”

    赵迟低声感叹。

    曙光初现,晨光未至。

    众人均已准备就绪。

    “迟兄,适应不了?”

    蒙武笑着打趣。

    “在咸阳休养,不如回乡闲居。”

    赵迟苦笑摇头。

    “哈哈,习惯就好了,说不定将来你还得起得更早。”

    蒙武轻笑一声。

    “为何要起得更早?”

    赵迟满是疑惑。

    蒙武只是淡然一笑。

    此时,

    秦王殿大门徐徐打开。

    赵高的声音自殿内传出:“大王有旨,百官觐见。”

    话音刚落,

    赵迟迈步向前,步入大殿。

    群臣依次而入。

    殿中高座上,祖龙已端坐。

    随着众臣入殿,

    齐声高呼:“臣等叩见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大秦千秋永固。”

    洪亮的声音响彻朝堂,宣告新一天的开始。

    “诸卿免礼。”

    祖龙微微颔首,手向外一挥。

    “谢大王。”

    众人齐声应答。

    随后各自归位,分列两侧。

    “若有奏报,无事则退朝。”

    赵高立于阶上,高声宣布。

    “臣启奏。”

    “臣有事奏报。”

    赵迟正前方,王绾起身陈奏。

    “讲。”

    祖龙说道。

    秦王对燕国的战书已发出,半月之内即可抵达燕国都城,届时秦燕将成敌对之势。

    同时,秦王派使臣携国书至齐、楚两国,阐明燕国刺杀秦王的严重性。

    “昔日齐楚燕三国常借正当理由威胁我秦帝国,如今燕国无端行刺大王,触犯大忌,相信齐楚二国不会干预我们对燕国的行动。”

    王绾大声奏报。

    “相邦所言极是。”

    “寡人已决意兴兵讨伐燕国,令其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此次出征,统帅人选……”

    祖龙稍作停顿,目光落在武官之首的赵迟身上。

    群臣的目光随之转向赵迟,尽显敬意。

    显然,秦王之意已昭然若揭。

    “封赵迟为我大秦武安君。”

    祖龙话音刚落。

    “大王英明。”

    蒙毅随即附和,“武安君自参军以来,屡建奇功,百战百胜。

    让他领兵攻打燕国,必能一举成功。”

    “臣附议。”

    “有武安君统帅,定能旗开得胜。”

    韩非紧接着发言。

    “臣等赞同。”

    秦王已下定决心,邯郸大营距燕国最近,无需耗费太多时日,由赵迟领军最为合适。

    “武安君,可否确保为我秦帝国攻取燕国?”

    祖龙含笑问道。

    “臣领命。”

    “绝不敢辜负大王所望,令秦帝国蒙羞。”

    “臣率军出征,燕国必败。”

    赵迟起身,昂声接令。

    “甚好。”

    “有武安君统帅,寡人便可安心。

    至于出兵日期,另择吉时再定。”

    祖龙满意一笑。

    “遵旨。”

    赵迟回话毕,退至原位。

    “继续议事。”

    主将已定,秦王不再多言。

    “启禀大王。”

    “臣有奏报。”

    文臣之中,一名御史站起,面容严肃。

    “何事?”

    “臣欲弹劾武安君,亦弹劾大王。”

    御史语气平和却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