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28章 锦绣河山,亦未曾踏足

第128章 锦绣河山,亦未曾踏足(2/3)

   赵迟不以为意,“无须多虑,引其主力决战,一战破之。”

    “燕邻代地,可遣李牧虚张声势,双管齐下,必胜无疑。”

    赵迟直陈己见。

    祖龙闻言,眼中笑意微现。

    此子眼光超群,难怪屡建奇功。

    “看来,灭燕重任非你莫属。”

    祖龙含笑点头。

    “为秦效力,责无旁贷。”

    赵迟毫不犹豫接下任务。

    伐燕利大于弊,赵迟岂会放过?

    “好。”

    “你在灭赵中立功无数,此番定能让我满意。”

    “休整一月后,即刻准备伐燕。”

    “灭魏时的权力,亦适用于此次。”

    祖龙决断言之。

    “臣领命。”

    赵迟欣然受命。

    “天下版图,”

    “大半已归我手,仅余此一国,便可统一天下,成就霸业,名垂千古。”

    祖龙凝视沙盘,豪情满怀,威严尽显。

    “果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果然气势磅礴。”

    “有人说,若秦始皇有世界地图,是否也会囊括全球。

    若他多活数年,或许真能达成。”

    “不过,我最好还是闭口不言。”

    天下于他与众多国人而言,不过是中原大地。

    世人皆知天地广袤,却不知天下不过是沧海一粟。

    之外还有无数未知之地,即便秦始皇未至,我亦将有所建树。

    若他有朝一日统御天下,必将开创武道盛世,重振灵韵,令天下万物尽归己控。

    赵迟胸中满溢这般豪情。

    然眼下,他须收敛锋芒,因自身力量尚未强大到足以震慑四方。

    他亦常羡军旅生涯,在战场上的拼杀让他向往。

    虽贵为帝王,掌控山河,却似困兽囚于深宫。

    繁华江山看似尽在掌中,实则多赖臣属进献,自己未尝亲历其境。

    锦绣河山,亦未曾踏足。

    看着沙盘,仿佛万象在目,却模糊不清。

    “秦始皇所言不假,此宫确如牢笼。

    百官表面恭敬,内里各怀心思,皆以私利为先。

    我亦如此,唯有将国计民生与众人利益相连,才能激发他们。”

    “秦始皇所听,不过百官奏章中的词句,是他们愿他知道的,非他真心探求的。”

    “朝堂藏龙卧虎,秦始皇或未察觉。”

    “即便秦律森严,仍有人敢于触犯。”

    赵迟沉思。

    从秦始皇话语中,他有所领悟。

    “话说回来,你久居军营,从未涉足政务,对此有何见解?”

    祖龙转向他。

    “臣只懂军务,于政务全然陌生。”

    赵迟诚实地回答。

    此话并无虚假,他对政务确实毫无头绪。

    他生性老实,岂会故作姿态?

    “身为我大秦武安君,精通一门固然重要,政务能力也需提高。”

    祖龙直截了当地说道。

    听完此言,

    赵迟疑惑地抬起头。

    “武安君只需专注军务,为何要涉猎政务?”

    祖龙指了指王座:“坐下。”

    赵迟迟疑地望着那座位:“这是您的宝座,我怎敢冒犯?”

    祖龙语气坚定:“没人会说什么,这里是家,不必拘泥于规矩。”

    他严肃下令:“你是我的继承人,未来储君,必须了解政务。”

    赵迟只好顺从:“臣遵命。”

    赵迟跪坐在王座上,面对堆积如山的竹简奏疏,茫然问道:“如何处理?”

    祖龙答道:“处理这些文件,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询问。”

    赵迟暗自腹诽:“秦始皇把我当作苦力,让我审阅奏折,果然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他拿起一份奏折,开始仔细阅读。

    廷尉李思上奏,称赵、韩虽已归附,但秦法推行遇阻,民众多有抗拒,建议以强力震慑逼其顺从。

    祖龙向赵迟征求意见,赵迟立即反对,主张不可急功近利,应效仿商鞅变法循序渐进。

    他指出商鞅变法经数代才稳固,如今赵、韩百姓对秦法陌生,贸然实施恐生乱局。

    同时,他提到已在两地部署兵力确保稳定,韩地秦法推行大半,即将全面展开。

    祖龙听后点头同意,令稳步推行秦法。

    赵地也开始逐步实施秦法。

    李思主张短期全面推行秦法,显得过于急躁,此策不妥。”绝不可准许。”

    赵迟回应。”你说得很有道理。”

    祖龙微笑注视赵迟后说:“你说自己不通政务,我看你理解得很透彻。”

    “大王,这只是常理,谈不上精通政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