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23章 大王洪福齐天

第123章 大王洪福齐天(2/3)

龙迅速反击,一脚踢翻荆轲,同时挥剑刺出。

    剑气呼啸,贯穿荆轲身躯。

    “不甘……只差一点……”

    荆轲倒地,虽无所畏惧,却遗憾未能完成刺杀。

    最终,气息消散。

    “确实只差一步。”

    “你低估了我的儿子。”

    祖龙冷眼扫视全场,暗自叹息。

    “都怪你!”

    “我必杀你!”

    秦舞阳怒不可遏,扑向赵迟。

    赵迟纹丝不动,血虎已然赶到。

    虎爪落下,骨裂声震耳欲聋。

    “啊……”

    秦舞阳被碾压于虎爪之下,痛呼不止。

    赵迟冷酷下令:“杀。”

    血虎提起另一爪,重重踏下。

    血肉模糊间,秦舞阳毙命。

    群臣目睹此景,无不心生敬畏。

    即便赵迟威名远播,但如此血腥场面仍让众人在朝堂上首次感受到这般惨烈。

    此时,辛胜率禁卫军闯入大殿,只见地面血迹斑斑,两具尸首横陈。

    其中一人已被祖龙击杀,他顿时震惊失色。

    “臣来迟,请大王治罪。”

    辛胜伏地叩头,语气惶恐。

    “是谁放这两个刺客入宫?为何他们能携兵器进入?”

    祖龙冷峻质问。

    “启禀大王,是当值的几名太监。”

    辛胜急忙回答。

    “处死他们。”

    祖龙冷酷下令,辛胜领旨后挥手示意禁卫军清理现场。

    与此同时,群臣围拢询问祖龙是否安然无恙。

    “若非武安君,寡人岂能幸存?”

    祖龙环视群臣,眉宇间隐现怒意。

    刚刚,他险些命丧刺客刀下,那剑锋仅距他数寸之遥。

    “大王息怒。”

    众臣齐齐跪拜。

    但祖龙并未回应,而是温柔凝视着赵迟。

    “武安君,你为何归国?”

    祖龙问道。

    群臣目光齐聚赵迟身上,魏国刚平定,他本应留驻,此刻却匆匆赶回,且神情焦虑,径直策马奔向王宫。

    “臣听闻燕国遣使入秦进贡,担忧大王安危,特从魏地赶回。”

    赵迟撒了个谎。

    他怎敢坦言知晓这段秘史?

    “大王洪福齐天。”

    “武安君忠心可鉴,才有此壮举。”

    “幸得武安君及时援手。”

    “否则大王性命堪忧。”

    “武安君之功,难以估量。”

    “我等代大王谢过武安君。”

    “若非武安君,我大秦恐已陷入危局……”

    众臣竞相夸赞,面上尽显对赵迟的感激,却不辨真假。

    赵迟淡然处之,祖龙却心生触动。

    “莫非这就是我和迟儿间的默契?他觉察我的危机,赶来救助?”

    “若非迟儿,今日我或已丧命刺客刀下,是冬儿救了我。”

    祖龙温柔注视赵迟,思绪翻涌。

    另一人也作此想。

    “莫非迟公子与大王真有这般父子情谊?”

    蒙毅暗自揣度,庆幸若非赵迟,后果不堪设想。

    “此次多亏武安君出手,否则寡人难逃厄运。”

    祖龙凝视赵迟,满心感激。

    群臣不甘落后,纷纷附和:

    “武安君危急时刻护主,功不可没。”

    “大王当厚赏武安君。”

    “无武安君,大王与国家皆陷险境。”

    “恳请大王必重赏武安君。”

    “臣同意。”

    “臣亦赞同……”

    殿内罕见一致,若非赵迟,秦帝国或已深陷泥潭。

    众人见刺客距君王仅一步之遥,那**利刃涂满剧毒,令人不寒而栗。

    ……

    要不是这**含毒……

    燕国若早有准备,秦帝国不会遇此危机。

    仅差一线,秦帝国根基或将动摇。

    “武安君护驾有功,当予重赏。”

    祖龙沉声说道,眼露赞赏。

    “身为臣子,护驾乃本分,不敢求赏。”

    赵迟即刻回应。

    “武安君太过谦虚。

    若非你,寡人已逝,秦帝国亦将覆灭。”

    祖龙续言,“现赐你万两黄金、万匹布帛、奴婢千名,准你上朝佩剑,赞拜不称名。”

    “往后武安君进宫,无需通报。”

    祖龙威严下令。

    虽未加封爵位,但这份殊荣已极显着。

    按朝规,大臣须解剑入殿,赵迟却可带剑上朝,自由出入宫门,前所未有的恩典。

    朝堂之上,无人享受此待遇,赵迟为首例。

    百官闻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