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走到殿外,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
“与飞鸟同乐,看来我的孙子果真天赋异禀。”
这时,辛胜从一侧走出。
“大王。”
“赵高,退下吧。”
祖龙对侍立一旁的赵高说道。
“诺。”
赵高恭敬地退去。
每当祖龙与孙辈共处时,他都不便伺候。
待赵高带着随从离开后。
“这些鸽子可是你给寡人的孙儿找来的?”
祖龙转过身,对辛胜微微一笑。
“大王。”
“这是武安君献上的珍宝。”
“小公子见了便放飞它们,不知是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还是两位公子确实聪慧,这些鸽子竟然环绕着他们飞翔。”
辛胜恭敬地禀报。
“定是我那孙儿有灵。”
祖龙笑着回应,满脸得意。
“阿耶。”
“你们来啦。”
两兄妹见到祖龙,高兴地呼喊。
“你们玩吧,阿耶稍后再陪你们。”
祖龙笑着答应。
随后转向辛胜:“迟儿送来这么多鸽子,难道是想炖汤吃吗?”
“大王。”
“这不是用来吃的,而是武安君献上的宝物。”
“价值连城。”
辛胜听祖龙提到炖鸽子,立刻焦虑地说。
虽然初次见到这些鸽子时,辛胜也曾想到烹食之事,但得知它们的真实用途后,他的想法也随之改变。
“这些鸽子真的值这么多钱?”
祖龙惊讶地看着辛胜。
辛胜环顾四周,发现禁军戒备森严,任何人都不能靠近祖龙十丈之内。
“陛下。”
“这些不是普通的鸽子,而是武安君训练过的信鸽……”
辛胜详细向祖龙汇报了鸽子的情况。
听完后,
祖龙瞪大眼睛,满脸喜悦。
“你所说的话是真的?”
“臣句句属实。”
“全部是武安君告知我的。”
辛胜急忙补充。
“好,好,好。”
“果然像我的儿子。”
“统帅之才无人能及,没想到还精通驯养之术。
有了这些信鸽传递消息,朕的旨意就能传遍天下,不论远近,各地的奏章都能迅速送达朕手中。”
“迟儿又为我大秦立下功劳。”
祖龙欣慰一笑,心中充满喜悦。
作为帝王,他深知信鸽的重要性,这将是开创大秦新时代的关键。
“陛下,”
辛胜恭敬地禀告,“武安君说这些信鸽识途,只要在咸阳暂养,就能记住这里。
无论飞往何处,最终都会返回咸阳。”
祖龙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然武安君亦言及信鸽之局限,唯识一巢。
今用信鸽传讯,皆直奔武安君处。”
辛胜详述,此乃赵迟所授。
“此已难能可贵。”
祖龙颔首,“若以咸阳为中心,各处置鸽,则可成完善通讯网络。”
“然……”
祖龙环视眼前数十只信鸽,“数量似嫌不足。”
“武安君称,若陛下需增,待平定魏国后,可续育信鸽。”
辛胜答。
“果然是我之子,知为大秦尽力。”
“赵公子智谋卓绝,世所罕见。
不仅娴熟兵法,精擅领军,且通医理,创制金疮药,救愈诸多秦军将士。
今更驱使飞鸟,为大秦效劳。”
“实难想象,赵公子尚有何不知。”
辛胜由衷钦佩。
“哈哈。”
闻臣子赞誉爱子,祖龙亦展笑容,“赵儿精通丹术,或承仙家秘法。”
忽忆一事,祖龙道:“适才嘱其平定魏国、善后后再归,汝告否?”
“臣已传命。”
辛胜笃定回应,“赵公子必不负命。
待魏国情定,军务妥当,即返咸阳。”
“甚好。”
祖龙愈加欢悦。
平定魏国不过月余,治晋地事务不过两月。
再数月,迟儿当归。
“陛下。”
“莫忧,迟公子眼下地位稳固,在外较咸阳更安。”
“朝中琐事不必烦他,咸阳众臣恐早令其厌倦,故早早离京。”
辛胜笑言。
“除争权谋利,笼络人心,无一事成。”
“吾尚在,已有觊觎王位者,若吾逝,恐为争位反目。”
祖龙冷哼,愤懑满溢。
“大王息怒。”
“大王有迟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