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敌人的愚蠢和内斗,无异于将自己的脖颈,主动送到命运的绞索之下,其本质是一种懦弱和逃避。战争的天平,最终永远只会向着拥有更强实力的一方倾斜。
于是,在对敌人有了更深层次的、更加具象化的了解之后,他迅速收敛了所有发散的思绪,将全部的注意力,如同最精密的聚光灯般,转向了自己手中所掌握的、那份可能承载着这个濒危世界最后希望的珍贵遗产——从“阿卡夏记录馆”那位值得尊敬的管理员手中,郑重托付而来的那枚神秘的记忆水晶。
此刻,他正盘坐在房间的地板上,这枚水晶正静静地悬浮在他的掌心上方一寸处,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它约有鸽卵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仿佛蕴含着生命光泽的月白色,触手的感觉并非冰冷的晶体,而更像是温玉,能让人焦躁的心绪不由自主地平复下来。其内部,并非是人们想象中那种纯净无瑕的晶体结构,而是布满了亿万个比宇宙星尘还要微小的、不断变幻着排列组合的、散发着淡淡金光的神秘符文。
这些符文并非静止不动,它们在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完全超越了人类三维空间认知逻辑的方式,缓慢而有规律地运转着。它们时而汇聚成链,时而编织成网,彼此之间相互纠缠、互为锁扣,构筑成了一道道繁复到极致的、仿佛有生命般的规则锁链。这些锁链层层叠叠,构成了水晶内部一个完美自洽的、循环不息的规则宇宙。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加密装置了。叶络的直觉告诉他,它本身,就是一件由最本源的世界规则之力,由一位对“秩序”与“守护”有着至高理解的神明,亲手编织而成的、理论上无懈可击的、至高的艺术品。
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叶络几乎用尽了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去尝试解读它。
他首先动用了自己那足以让全球任何一个情报机构都闻风丧胆的世界顶级黑客技术,试图从纯粹的数据与逻辑层面,找到这套规则系统的突破口。他编写了数以万计的、最复杂的破解指令,通过精神力转化为数据流,小心翼翼地探向水晶。然而,结果却是令人绝望的。所有的指令,无论多么精妙和隐蔽,在接触到水晶外层那第一道金色规则锁链的瞬间,就仿佛暴露在烈日下的雪花,被那些更高维度的规则之力瞬间消解、同化,彻底消散于无形。
他又尝试用“记录者之手稿”那能够解析万物信息的力量,去强行分析其内部的构造。然而,当他将“手稿”的力量投射上去时,这件强大的遗蜕却向他传递回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近乎于“警告”的反馈。“手稿”告诉他,解读这条锁链所需要的算力层级和规则权限,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目前所能承载的极限。如果强行进行破解,唯一的可能结果,就是导致水晶内部那精妙脆弱的规则结构,因为无法承受外部力量的粗暴干涉而彻底崩溃。届时,其中所承载的所有信息,都将在瞬间被卷入规则的乱流,永久性地、不可逆转地丢失。
常规的、基于外力的破解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叶络缓缓收回了所有的力量,房间内再次恢复了平静。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那双深邃的眼眸,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掌心上方的这枚月白色水晶。
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管理员最后消散时的那个眼神。那眼神中没有绝望,也没有悲伤,只有一种深沉的、充满了信任的托付,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盼。管理员既然在最后一刻将它交给了自己,而不是选择将其与“阿卡夏记录馆”一同毁灭,就必然相信自己,有能力,也一定能将它打开。
那么,“钥匙”,一定就在自己的身上。
打开这把由“规则”本身铸就的究极之“锁”的“钥匙”,到底是什么?
什么东西,是自己身上最特殊、最核心,并且能与“规则”本身产生直接联系的?
无数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记录者之手稿”?不行。母亲留下的“指南针”?它似乎更偏向于“指引”与“追寻”,而非“解锁”。那些融合的强大遗蜕?它们的力量本质上依旧是规则的“碎片”,无法与这完整的规则造物相抗衡。
到底是什么……
一个念头,如同在混沌黑暗的宇宙中,骤然划破一切维度的那道创世闪电,毫无征兆地、却又无比清晰地,照亮了他的整个脑海。
他心念一动,没有丝毫犹豫地,从自己灵魂本源的最深处,缓缓地、郑重地召唤出了一件物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一枚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岁月沧桑感的古朴钥匙。它通体由一种非金非石的、呈现出暗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