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为华夏打江山 > 第212章 奏表谢恩

第212章 奏表谢恩(1/2)

    锦城,节度使衙门前。

    上千名官员、学子、士绅齐聚于此,人声鼎沸,群情激愤,他们大多身着素袍,头戴方巾,神情或愤懑、或悲戚。有人高举被撕碎的圣旨残片,有人痛哭流涕,更有血气方刚的年轻学子振臂高呼:“夏大人!朝廷断我前程,您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周主簿快步走入议事厅,低声道:“东家,人数比预想的更多。除了被罢免的官员,还有数百名被褫夺功名的举人、秀才,甚至一些尚未参加科举的童生也来了。”

    夏淮安点点头,目光深沉:“读书人最重功名,朝廷这一招,是要逼他们与我反目。”他转身走向案桌,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向身边的潘文远说道:“潘大人,咱们按计划行事。”

    潘文远点点头:“属下遵命!”

    夏淮安大步走出议事厅,站在高台上,潘文远和周主簿站在他的身侧。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紧盯着他。

    “诸位同僚,诸位学子!”夏淮安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朝廷罢免巴州官员、褫夺学子功名,非因诸位有过,而是冲我夏淮安而来!”

    他展开圣旨副本,高声宣读:“‘巴州官员结党营私,学子不习圣贤之道’——圣旨所言,皆是无稽之谈!本官驱除皇亲国戚不假,但皇亲国戚就可以欺压百姓、为所欲为么!”

    “朝廷专门罢巴州官员,就是在说,那些为非作歹的皇亲国戚,比我们整个巴州的百姓、官员、士子更加重要!”

    这番话直指要害,瞬间点燃众人怒火。一名白发老臣颤巍巍上前:“夏大人,老朽为官三十载,自问清廉勤勉,如今却成‘结党’罪人……这口气,实在难咽!”

    夏淮安扶住老臣,郑重道:“林大人,您与诸位同僚的功绩,巴州百姓记得,我夏淮安更记得!今日,我便给诸位一个交代!”

    “我夏淮安只想问诸位一句话,诸位读书、考功名,是为了鱼肉百姓、发家致富,还是为了匡扶百姓、治理天下!”

    “当然是后者!”几名读书人不假思索的答道。

    “那就对了!”夏淮安挥手示意,侍卫抬出一块覆盖红绸的匾额。他一把扯下红绸,露出“巴州政务院”五个鎏金大字。

    “即日起,巴州自立政务院!凡被朝廷罢免的官员,经考核后,按原职级留用,俸禄加三成;学子功名由巴州自行认定,华夏学堂毕业者,等同举人出身!”

    人群哗然。一名年轻学子激动道:“夏大人,此话当真?我们……我们还能入仕?”

    “不仅能入仕,还要重用!”夏淮安指向身后的一排文书,“政务院下设十二司:农政司、工政司、学政司、医政司……诸位可凭专长考核入职。月俸、升迁、告身,一应俱全!”

    他特意加重语气:“凡入职者,皆录《巴州职官志》,后世子孙皆可查阅——朝廷不认你们的功名,巴州认!”

    夏淮安拍了拍潘文远的肩膀,说道:“前工部侍郎潘大人,精通水利工部诸事,已答应夏某,接任巴州工政司主事,官居从二品!”

    众人一片哗然。潘文远三品的侍郎官被朝廷罢了,转而在巴州当了从二品官,仍是主管工部,似乎不算屈才。

    此时,周主簿命人抬出十几口木箱,箱盖打开,里面堆满银锭。

    “诸位为官清廉,骤然罢职,家中必有困顿。”夏淮安高声道,“今日起,按原俸禄发放三月补偿银!”

    “夏大人,我们来不是为了这点银子,我等的仕途已断,接下来该怎么办?!”一名被革职的县令高声问道。

    “谁说你们的仕途断了?朝廷断了,咱们巴州可以续上!”夏淮安展开另一份文书:“凡入职政务院者,家眷可优先安排工坊差事;子女免试入华夏学堂;逢年过节,另有米粮布匹贴补!”

    “朝廷不给你们功名,我夏淮安给!”

    他展开文书,朗声宣读:

    “《华夏学堂学位授予令》

    一、凡巴州籍官员,经考核合格者,可入华夏政务学院进修,结业后授予“政务学士”学位,优先录用为华夏政务司官员!

    二、凡巴州籍学子,经考试合格者,可入华夏学堂深造,结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工学学士”等学位,优先录用为华夏各产业骨干!

    三、凡华夏学堂毕业生,皆可凭学位证书,在巴州境内享受官员同等待遇!”

    “从今日起,在巴州,学问不分贵贱,功名不靠科举!只要华夏学堂毕业,就是功名在身!”夏淮安高声宣布,“朝廷不给的,我夏淮安给!朝廷不认的,我巴州认!”

    台下瞬间沸腾!

    一名被罢免的县令突然跪地痛哭:“夏大人高义!下官……下官愿效死力!”

    夏淮安扶起他,又对学子们道:“至于诸位学子,华夏学堂将增设‘政务速成班’,半年结业后直接分配各司任职。每月还有二两银子补助,让诸位安心读书!”

    夏淮安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夏某有个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