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为华夏打江山 > 第191章 初代电报机

第191章 初代电报机(2/2)

1混合,加水搓成细条,阴干。

    高温烧结:放入石墨模具,隔绝空气加热至1500c以上,黏土挥发,钨颗粒熔结成丝。

    表面抛光:用细砂纸打磨钨丝表面,去除毛刺……”

    “好!太好了!”夏淮安非常激动。虽然他学得是化工专业,但并不是每个化工流程他都熟悉。钨丝制造方面,他就是只知原理不知过程,没想到,这些能干的工匠们,竟然从原理出发,自己摸索出了钨丝的制造工艺。

    虽然目前用的细粉堆丝的方法十分落后,损失大,工艺成本非常高,但也是极大的突破。

    “除了引入耐高温的钨丝做触电,还有哪些改进?”夏淮安问道。

    “线圈的缠绕方式也改进了。”研究员小李插话,“之前绕得太密,电流一大就烧毁;绕得太松,信号又太弱。现在用蜂巢式绕法,既稳定又灵敏。”

    夏淮安点点头,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失败品——焦黑的线圈、熔化的玻璃管、断裂的簧片……这些都是数十次试验的代价。

    “试试看。”他沉声道。

    许冬生立刻摇动发电机,电流“滋滋”流过线圈。夏淮安按下触发铜键,短按一下,再连按三下——“哒,哒哒哒”。三里外的接收站几乎同时传来回应:“哒,哒哒哒!”

    接收站的人骑着快马赶到实验室,汇报刚刚收到的信号。

    “成了!”实验室爆发出一阵欢呼。

    夏淮安却异常冷静:“信号能传多远?”

    “不清楚,估计十里内稳定,二十里勉强能收,但杂音大。”许冬生擦了擦汗,“如果能造更大的发电机,或者架更高的天线,或许能传几十里!”

    仅能传十里的无线电报机,基本没有实用价值,但考虑到这是初代的电报机,夏淮安已经非常满意。

    “非常好!”夏淮安说道:“研发小组每人奖励二十两银子!负责人许冬生奖励一百两!接下来咱们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继续改进优化无线电报机,增加传播接收距离。具体改进方案你们慢慢摸索,比如说,增加发电功率,增加脉冲输出信号强度,建设信号发射列阵,建设信号发射塔;接收端可以建造信号接收锅,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弹簧片作为信号检测方式,提高灵敏度。”

    “第二个任务就是建立钨丝厂,摸索出大规模制造细钨丝的工艺流程。”

    “我倒是有个提高温度的办法,原理上可行,但不知道实际应用是否可行!”

    夏淮安说着,翻开记事簿一页,用炭笔画出了简易的示意图:“咱们可以请琉璃厂的工匠,打造出这种凹面镜,能将太阳光聚集在一点。用几十面这样的镜子,将光全部集中在一点,这一点的温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几千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