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为华夏打江山 > 第173章 国中之国

第173章 国中之国(1/2)

    巴州节度使衙门内,夏淮安站在一张巨大的巴州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山川河流的轮廓。晨光透过窗棂,在地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身后,周主簿正带着几名文书整理着堆积如山的卷宗,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在厅内回荡。

    “东家,”周主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一份厚厚的册子递到夏淮安面前,“这是各郡县报上来的资源普查初步结果。”

    夏淮安接过册子,指尖触到纸张上还带着墨香的文字。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详细记录着巴州各地的可开垦荒地数量:

    巴南郡:人口一百一十万;现有耕地一百五十万亩,可开垦荒地一百万亩,多为丘陵缓坡,适宜种植土豆、红薯等耐旱作物;

    锦城郡:人口二百万;现有耕地二百万亩,可开垦荒地五十万亩,多为河谷平原,适宜水稻种植;

    巴东郡:人口四十万;现有耕地六十万亩,可开垦荒地二百万亩,多为贫瘠山田;

    青城郡:人口五十万;现有耕地八十万亩,可开垦荒地数百万亩,多为深山;

    西川郡:人口六十万;现有耕地八十万亩……

    巴贡郡:人口六十万;现有耕地九十万亩……

    巴州六郡,现有五百二十万人,田地六百六十万亩。其中水田约二百万亩。按过去水田的产量,亩产不到三石,年产主粮不过六百万石,要加上其他农作物和瓜果补充,才能堪堪能养活五百万百姓。

    就这样,还要交税粮近二百万石。这税收的确是非常大的压力,足以让巴州百姓生活艰难、食不果腹。

    “民以食为天!”夏淮安沉吟道:“咱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水田面积!”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的锦州周围区域,说道:“巴州号称天府之国,虽然四周都是高山峻岭,但中间的锦城平原,沃野数百里,完全可以开垦出千万亩良田,为何如今只有二百亩水田,而尚未开垦的,更是只有五十万亩?”

    周主簿叹道:“锦城平原虽然辽阔,但很多都是王公贵族的封地,其中仅仅是一处福王猎场,里面有山有湖,占地一万顷,合一百万亩!”

    “这些王侯的封地,不交税,不纳粮,堪称国中之国,不受巴州衙门管辖。”

    “多少!?一百万亩!?”夏淮安吓了一跳,他算了一下,一百万亩,合六百多平方公里,相当于长宽各二十多公里的方形。这比现在整个锦城的城区面积,还要大好几倍!

    足够养活百万人的良田,竟成了福王豢养鹿群的猎场!

    “这不算什么,”周主簿苦笑:“冀州的南苑皇家猎场,占地三万二千顷。冀州年年灾荒,也不见皇家猎场缩减面积,改为农田。”

    “你如何知道的如此清楚?”夏淮安听出周主簿的语气有些激动。

    周主簿取出一块有些年代的玉佩,轻轻摩挲,然后长叹一声,轻声说道:“三十多年前,冀州大旱,百姓受灾严重。而南苑水草充足,家父当时是冀州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不忍见百姓饿死,悄悄带领村民,在猎场边缘的一处水塘挖了取水渠用以灌溉农田。后此事被奸臣控告,我周家全家受到牵连。”

    “当时属下年幼仅岁余,幸得村中百姓以自家小儿替换,才保存下一条性命。控告家父的奸臣,却扶摇直上,如今正是当朝一品的樊丞相。”

    “可恨!在这些封建权贵的眼中,百万百姓的生命,还不如养几百头鹿来狩猎寻欢更重要!”夏淮安目中怒色一闪而逝,他轻轻的拍了拍周主簿的肩膀:“你放心,无需太久,我会为你报仇!”

    樊丞相贪欲太重,连华夏的琉璃术都想据为己有,夏淮安如今与他虚与委蛇,但总有撕破脸的一天。

    夏淮安踱步思索,他想要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巴州,想要凭巴州一州之地,养活大乾十八州人口,做到人人吃饱饭,必须要将锦城平原这千万亩良田拿下!

    周主簿看出了夏淮安的意图,他皱眉说道:“王公贵族的封地问题,乃是当朝积患。除非是改朝换代,否则无法解决。就以福王为例,他和当今皇帝共一个曾祖,若是皇帝削了他的封地,只怕整个皇族都要逼宫,让皇帝的皇位都很难坐稳!”

    夏淮安点点头:“这是封建王朝覆灭的必然规律。把王清芷喊来,此事,只有她能解决。”

    不多久后,王清芷来到议事堂。

    此时,议事堂内只有四人,夏淮安、周主簿、王清芷和查中萍。

    夏淮安说道:“今日,我们来说说封建王朝不停的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社会生产力没有显着进步。”

    “以大乾统治现状来说,十八州府一共只有几千万亩耕地,最多养活几千万人。而大乾如今已有六千万人,几近饱和。如果既得利益集团能将他们掌握的资源分出大部分给普通百姓,还能再养活一两千万百姓,朝代还能多持续几十年,但长久来看,灭亡是注定的结局。”

    “因为生存与繁衍是人类和动物的本能。人口达到饱和后,底层百姓的生存权利和繁衍后代的权利就会被剥夺,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