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口,就在小野葵身上。
第二天起,我改变了策略。不再漫无目的地闲聊,而是将话题的中心,牢牢锁定在小野葵身上。每当遇到村民,无论是去村口小卖部买烟,还是在狭窄的巷子里“偶遇”晒太阳的老人,我都会主动提起她。
“啊,您好!我是小葵的朋友,从京都过来的。” 我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点腼腆和幸福的笑意,“小葵总跟我提起海见町,说这里的海有多美,人有多淳朴…这不,我就忍不住过来看看了。” 我的语气真诚,眼神里流露出对小野葵毫不掩饰的喜爱和宠溺。
“小葵这孩子,真是辛苦啊。” 遇到一位在补渔网的大婶,我适时流露出心疼,“又要上学,又要打工,还要照顾爷爷…看着她那么累,我这心里…” 我恰到好处地叹了口气,摇摇头,一副心疼又无奈的样子。
“小葵爷爷恢复得不错,多亏了小葵细心照顾。我看她给爷爷按摩、喂饭,那份耐心和孝顺,真是…” 我对着另一位老伯感慨,语气里充满了欣赏和骄傲。
最关键的是眼神和微表情。每当提到“小葵”这个名字,我的眼神会瞬间变得柔和,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带着一种仿佛想起世界上最珍贵之物的甜蜜感。偶尔“不经意”地提到“她喜欢吃这个”、“她上次说那里风景好”,更是将这种“亲密关系”的细节拉满。
效果立竿见影。
起初还带着疏离和审视的目光,在我这番“真情流露”下,迅速软化。大婶停下了补网的手,眼神变得慈祥:“哎呀,原来是小葵丫头的…朋友啊!这丫头是懂事,命也苦…你能来陪陪她,挺好,挺好!” 她特意在“朋友”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神里满是“我懂”的笑意。
老伯也捋着胡子,露出欣慰的笑容:“小葵是个好姑娘!从小就懂事!你能看上她,是她的福气!好好待她!她爷爷也高兴!” 他看我的眼神,俨然是看孙女婿的满意。
“男朋友”的身份,如同一把无形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海见町村民紧守的心防。这个身份天然带着“自己人”的亲近感,也让他们放下了对外来者的戒备。更重要的是,这似乎印证了他们内心的某种期望——小葵这个苦命的孩子,终于遇到了一个“好归宿”。
借着这层身份,我再次提起村里的风物、传说,甚至“龙三角”,得到的回应截然不同。
“哎呀,小伙子,你打听那些老话干什么?怪吓人的!现在日子都好了(虽然明显没好),少提那些不吉利的!” 大婶虽然还是避讳,但语气轻松了许多,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唠叨。
“龙三角?那地方邪门!老一辈传下来的话,宁可信其有!小葵他爸他娘…唉,就是不听劝啊…” 老伯叹了口气,摇摇头,眼中流露出真实的惋惜和一丝后怕,话匣子也打开了,“那年天气明明好好的,他爹非说看到鱼群往深处去了,想多打点…结果…唉!船回来了,人没了!干干净净!你说邪不邪门?跟被海神收走了似的!”
“海神娶亲?” 另一位在织渔网的老婆婆接过话茬,压低了声音,“那是多少年前的老规矩了…吓人!挑个黄花闺女,送上小船飘到龙三角那边…说是给海神当媳妇,平息怒火…其实就是送死啊!后来不让搞了,也就没人提了…不过啊…” 她神神秘秘地看了看四周,“老辈人都说,海神没娶到媳妇,不高兴着呢…所以这些年,海才越来越凶,鱼才越来越少…”
几天下来,我像个沉浸在“热恋”中的毛头小子,在村子里“串门”,话题围绕着“小葵”展开,再“不经意”地引向那些尘封的往事和禁忌的传说。收获的信息,远比暗河情报员费尽心思搜集的更加鲜活、具体,也印证了许多猜测——小野葵父母的“原因不明倾覆”,与“龙三角”的诡异传说高度关联;古老的“海神娶亲”习俗虽然废止,但其阴影和“海神不满”的恐惧,依旧深植于老一辈村民心中。
而所有的线索,最终都隐隐指向一个人——村尾那位眼神浑浊、曾发出警告的松本婆婆。她是村里年纪最大、据说也是知道“老话”最多的老人。有好几位村民都隐晦地提到:“想知道真正的老事?得问松本阿婆…不过她脾气怪,轻易不开口…”
看来,必须去会会这位关键人物了。
这天下午,我特意从镇上买了几盒包装精美的和果子点心,又拎了一小桶本地酿的清酒(暗河情报显示老人好这一口),来到了村尾一座更加破旧、几乎被海风侵蚀得摇摇欲坠的老屋前。
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阵缓慢而拖沓的脚步声。门吱呀一声拉开一条缝,松本婆婆那张布满深刻皱纹、如同风干树皮的脸露了出来。浑浊的眼睛透过门缝,冷冷地打量着我,以及我手上拎的东西。她的眼神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漠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松本婆婆,您好。”我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显得真诚无害,“我是小葵的朋友,从京都来的。前两天在村口见过您。听说您是村里的老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