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车里,沉默片刻后,王熙凤率先打破沉默:“林妹妹,今日这一趟参观,收获颇丰啊。你瞧这其中的门道,虽复杂,但也并非不可学。咱们贾府若要开办加工厂,这些工序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林黛玉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凤姐姐说得是。只是这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熟练的工匠和精良的设备,还得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才能确保做出高质量的丝绸。”王熙凤眼神坚定:“不错,回去后,咱们得好好和族中长辈商议商议,争取早日把这事儿定下来。”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前行,二人的身影被拉长,而关于贾府未来加工厂的蓝图,也在她们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且说王熙凤与林黛玉,自从去那蚕茧加工厂抽丝织布处参观归来,心中便如泛起层层涟漪,各自有了新的盘算。这日,二人相约在那清幽雅致的潇湘馆内。但见潇湘馆中,湘帘低垂,宛如一道轻柔的屏障,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案上几卷诗稿随意摆放,旁边新折来的几枝桃花斜插于瓶中,正吐露着淡淡的芬芳,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旖旎的诗意。
王熙凤轻移莲步,款坐在椅上,先自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而后抬眼看向林黛玉,率先开口道:“林妹妹,你且瞧瞧此番蚕茧大卖,那收益着实丰厚。只是,我等将这辛辛苦苦培育出的蚕茧卖与他人,终究不过是为人作嫁衣裳罢了。那日参观那加工厂抽丝织布之景,我瞧着其中工序虽繁杂琐碎,却也并非高不可攀、不可学之技。若贾府自己开个加工厂,从抽丝到织布,再到成衣售卖,自产自销,如此一来,想来盈利必定更为可观,妹妹以为如何?”
林黛玉微微颔首,那如墨的秀眉微微蹙起,似一弯远山含黛,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凤姐姐所言极是。只是开加工厂一事,绝非轻而易举便能成就。从招募那些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熟练工匠,到购置一应精良合用的器具,再到寻得稳定可靠的销路,每一步皆需仔细筹划,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如同大厦将倾,功亏一篑,姐姐不可不察。”
王熙凤目光坚定如炬,轻轻敲着桌面,仿若已下定决心,说道:“林妹妹虑得周全,我岂会不知。但如今贾府正值振兴之际,这般难得的机遇,若轻易错过,实在是可惜至极。工匠一事,倒也并非毫无头绪,可遣人前往江南,那江南之地,向来盛产能工巧匠,以重金聘请,想来定能招揽到合用之人。器具购置,亦非难事,可多遣些得力之人四处采买,广寻好物,定能寻得合用的。至于销路,贾府人脉广博,交游广阔,凭咱们贾府的赫赫招牌,想来也能在这商场之中打开一片天地。”
林黛玉又思索一番,朱唇轻启,缓缓说道:“既如此,此事还需与族中长辈商议一番,听听他们的高见。毕竟这关乎贾府未来生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不可草率行事。再者,还需仔细估算所需银钱,看看贾府如今的财力能否支撑得起这偌大的开销。若因一时冲动,致使贾府陷入困境,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王熙凤点头不迭,称是道:“林妹妹心思缜密,想得长远,真真是我贾府的智囊。我这便去请族中长辈,择个良辰吉日商议此事。银钱估算,我自会安排妥当,找那账房先生细细核算,绝无差错。只是这加工厂若真能开办起来,日后事务繁多,千头万绪,还需得力之人主持大局,方可有条不紊地运作。”
林黛玉微微一笑,那笑容恰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明媚动人,说道:“凤姐姐管家多年,经验丰富,手段了得,若能主持此事,那加工厂定能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只是凤姐姐平日府中事务已然繁重,里里外外皆需姐姐操心,不知可还应付得来这额外之事?”
王熙凤轻轻摇头,展颜笑道:“林妹妹莫要打趣我了。我虽有些手段,可这等大事,单凭我一人之力,实难周全。还需妹妹你一同帮衬才是。你聪慧过人,又心思细腻如发,有你相助,我也能省不少心力,咱们姐妹齐心协力,定能让这加工厂办得红红火火。”
二人正商议间,只见紫鹃轻手轻脚地端着茶点进来。她见二人神色专注,沉浸在商议之中,便轻声说道:“姑娘、二奶奶,先吃些茶点,歇歇再谈。这茶点是刚做好的,还热乎着呢。”王熙凤与林黛玉相视一笑,暂时搁下话题,开始品尝起茶点来。只是这开办加工厂之事,在二人心中已然种下希望的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知贾府众人商议结果如何,这自产自销之路能否顺遂?且听下回分解。
评诗一首:
蚕茧丰盈喜满仓,产销谋变意彷徨。
兴衰大计同商略,且看贾府路几长。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