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新良缘 > 第一百四十八回 宫闱墨宝失窃惊朝野 黛玉援手解谜助朝堂

第一百四十八回 宫闱墨宝失窃惊朝野 黛玉援手解谜助朝堂(4/4)

他用冰绡包裹冰魄散,巧妙地避开守卫,盗走墨宝,并将其藏于城外破庙。

    众人顺着线索追查到城外的那座破庙。只见那破庙早已破败不堪,残垣断壁在风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坍塌。周围杂草丛生,有半人多高,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破庙曾经的故事。走进庙内,墨宝正悬于梁上,下方燃着香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在这破败的环境中更添几分诡异。原来贼人忌惮墨宝上的符咒,竟以“悬棺阵”镇压。

    (贾政得知墨宝下落,大喜过望,连官服都来不及整理,便匆忙入宫禀告圣上。皇帝听闻此消息,龙颜大悦,眼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即刻命人前往破庙取回墨宝 )

    墨宝回宫那日,紫禁城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宫墙内外挂满了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无数灵动的精灵在欢快舞蹈,将整个皇城装点得格外喜庆。皇帝特赦贾府免朝三月,以表彰他们在找回墨宝一事中的功劳。

    贾政手捧着御赐的翡翠如意,激动得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说道:“颦儿,你这是救了舅舅的仕途,更是挽救了贾府的命运啊!”此刻的贾政,心中满是对黛玉的感激与欣慰,回想起这些日子的焦虑与担忧,犹如噩梦初醒,而这一切皆因黛玉的聪慧得以化解。

    黛玉垂眸浅笑,袖中紧攥着半片冰棱,那是她在破庙墙角发现的,棱角处还沾着苏州胭脂的香气,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一场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却也有着淡淡的忧虑。如释重负的是,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成功帮助贾府度过难关;忧虑的是,经此一事,自己卷入朝堂纷争,日后不知还会面临怎样的局面。但她深知,既已迈出这一步,便只能勇往直前。

    经此墨宝失窃一案,黛玉之名在京城悄然传开。虽说闺阁女子参与朝堂事务有违常理,但众人对她的聪慧皆是赞叹不已。一些王公贵族的女眷听闻此事,心中难免泛起复杂的情绪。有的心生嫉妒,觉得黛玉此举太过张扬,不合女子本分;而有的则对她钦佩有加,暗中期望能与她结识,一睹其风采。

    贾府中,众人对黛玉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往日里,或许有人因黛玉是寄人篱下而略有轻视,但经此一事,皆对她刮目相看。李纨、探春等姐妹,对黛玉更是多了几分敬重与亲近,时常来潇湘馆与她探讨诗词歌赋,偶尔也会提及此次破案之事,眼中满是好奇与钦佩。

    然而,这一切的变化并未让黛玉迷失。她依旧每日在潇湘馆中,伴着花香与书卷气,或吟诗作画,或抚琴诵经。只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她会独坐窗前,望着那一轮明月,心中思索着这世间的风云变幻。她深知,自己虽为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子的才情与志向,只是这尘世之中,女子的道路终究艰难。但她不愿就此庸庸碌碌度过一生,若有机会,她仍愿凭借自己的智慧,为贾府、为这世间做更多的事。

    那失窃又寻回的《兰亭序》摹本,再次被供奉于文华殿东暖阁之中。每当阳光洒在殿内,那紫檀木匣便会泛起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这段不寻常的经历。而京城的百姓们,在茶余饭后,也时常会提起这段故事,将黛玉的聪慧传扬得神乎其神,成为了人们口中一段传奇佳话。有诗为证。

    赞颦儿解墨宝失窃案

    宫闱墨宝失宸霄,朝野惶惶圣怒烧。

    弱女心凝冰雪慧,奇思巧破雾云遥。

    冰绡探秘寻踪细,古庙擒机解扣超。

    红粉才情安社稷,丹青史笔颂娇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