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只听得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轻缓却又带着几分急切。紧接着便传来贾宝玉那熟悉的声音:“林妹妹,我来啦!”声音中透着关切与焦急,似是一路匆忙赶来。林黛玉微微一愣,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从那深沉的情绪中拉回,还未及回应,门已被轻轻推开,只见贾宝玉带着袭人、晴雯,端着饭菜走进屋内。
袭人、晴雯二人步伐轻盈,神色恭敬,将饭菜一一摆放在桌上。顿时,屋内弥漫起阵阵诱人的香气,那是独属于江南风味的熟悉气息。贾宝玉满脸赔笑,眼中满是讨好之意,径直走到林黛玉身边,说道:“林妹妹,今日是我不好,惹你伤心了。我特意让厨房做了些你爱吃的南方小菜,想着赔个不是,还望妹妹莫要再生气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林黛玉的神色,仿佛一只犯错后祈求原谅的小鹿。
林黛玉抬眸,瞥了他一眼,嗔道:“你呀,总是这般莽撞。不过看在这些小菜的份上,暂且不与你计较了。”那嗔怪的眼神里,藏着难以察觉的温柔,恰似春日里拂过湖面的微风,轻柔且带着暖意。说着,目光落在桌上的菜肴上,只见一碟水晶虾仁,颗颗虾仁晶莹剔透,宛如白玉雕琢而成,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恰似刚刚从碧波中捞出,还带着灵动的生气;一碟龙井虾仁,嫩绿的龙井茶叶与洁白的虾仁相互映衬,宛如翠玉与羊脂交融,散发着清新的茶香与虾鲜,仿佛将江南的春日气息浓缩在这一碟之中;还有一碟响油鳝糊,浓油赤酱,鳝丝鲜嫩,面上撒着的白胡椒粉与葱花,更是增添了几分诱人的气息,那香气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林黛玉对家乡味道的深深眷恋。
贾宝玉笑着说道:“林妹妹,这水晶虾仁,我特意嘱咐厨房,选用最新鲜的河虾,手工剥壳,再用蛋清和淀粉轻轻上浆,火候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就盼着合妹妹的口味。还有这龙井虾仁,茶叶是特地从杭州运来的明前龙井,为的就是那股子清新劲儿。”他说得眉飞色舞,眼神中满是期待,似乎只要林黛玉尝了这些菜,所有的不愉快便会烟消云散。
林黛玉看着桌上的菜肴,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暖意,那是久未归家之人对家乡味道的怀念与感动。她轻声说道:“难为你还记着我爱吃这些。”说罢,便在桌前坐下,身姿优雅,仿若一幅仕女图。贾宝玉忙不迭地为她盛了一碗米饭,那米饭粒粒饱满,散发着淡淡的米香。他又夹了一筷子水晶虾仁,放入她的碗中,说道:“妹妹快尝尝,看看合不合心意。”
林黛玉轻轻夹起虾仁,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虾仁的鲜嫩爽滑在口中散开,仿佛味蕾也在这一刻翩翩起舞。她微微点头,说道:“嗯,味道倒是不错。”声音轻柔,带着一丝满足。贾宝玉见状,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说道:“妹妹喜欢就好,只要妹妹能开心,我做这些便都值了。”他的笑容纯真而灿烂,眼中满是对林黛玉的宠溺。
众人在欢声笑语中开始用餐,潇湘馆内,温馨的氛围渐渐弥漫开来,方才因《祭侄文稿》而引发的悲伤情绪,也在这一顿晚餐中慢慢消散。烛光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脸庞,仿佛将这一刻的美好定格。
1而在这温馨背后,是贾宝玉对林黛玉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林黛玉心底深处那虽被暂时安抚,却依旧潜藏着的对身世的淡淡哀愁,只是在这温暖的氛围中,它被暂时搁置,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泛起涟漪。
用完餐后,屋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斑驳晃动。袭人和晴雯、紫鹃、雪雁几人,即刻忙碌起来。袭人手脚麻利,先将桌上的碗筷一一归拢,那动作娴熟流畅,毫无拖沓之感;晴雯则手持抹布,仔细擦拭着桌面的污渍,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小的痕迹;紫鹃轻移莲步,将剩余的饭菜小心端起,送往厨房,步履轻盈且稳重;雪雁也不闲着,跟在袭人身边,帮忙传递物件,几人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入画见众人忙活着收拾,便转身去沏香茶。不多时,她手捧托盘,莲步轻移而来。盘中摆放着两只精致的茶盏,盏中沏着的香茶,热气袅袅升腾,茶香四溢。那茶的色泽温润,宛如琥珀,透着一股清新雅致的气息。入画先将一盏茶轻轻置于林黛玉面前,轻声说道:“姑娘,请用茶。”随后又将另一盏奉给贾宝玉,言语温婉:“宝二爷,请。”
贾宝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顿觉茶香满溢,心神为之一畅。放下茶盏后,他的目光便落在了桌上林黛玉临摹的字帖上。只见那字帖上的字迹,虽临摹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却又融入了林黛玉独有的娟秀与风骨。笔画间,似有千般情绪婉转流淌,既有颜体的雄浑大气,又不失女儿家的细腻柔美。
贾宝玉不禁赞道:“林妹妹这字,临摹得真是绝妙!既有颜鲁公的神韵,又透着妹妹独有的灵秀之气,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他微微凑近字帖,仔细端详着每一笔每一划,眼神中满是欣赏与赞叹。
林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