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孤臣血,玄启燃 > 第223章 人才辈出,助力腾飞

第223章 人才辈出,助力腾飞(1/2)

    我猛地接过那本古籍,手指翻动之间,心跳沉稳而急促。

    书页泛黄,墨迹斑驳,但其中记载的机关术理论却让我眼中骤然一亮。不仅是矿区爆炸装置的设计原理,甚至还有更深层的结构推演和能量传导方式。这已经超出了我目前掌握的机关知识极限。

    “昭帅。”徐逸站在身后低声道,“书院第一批讲席名单已定,是否立即召集他们前来研究?”

    我点头:“立刻让他们到主殿议事厅集合。”

    ***

    三日后,玄启书院主殿内,长桌两侧坐满了人。

    有机关师、学者、匠人、谋士,甚至还有几位从铁岭国远道而来的武者与炼器大师。

    他们或低头翻阅手中的残卷,或用炭笔在纸上勾画复杂的器械构造图,整个大殿充满了专注与紧张的气息。

    我立于上首,目光扫过众人。

    这些人,是我亲手挑选出的第一批书院核心力量。

    “诸位。”我的声音沉稳有力,“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寒门子弟,有的是世家遗老,也有的是从敌后潜入此地的能工巧匠。但从今日起,你们只有一个身份——玄启书院的奠基者。”

    全场肃然。

    “我们如今手握的《玄机录》残卷,极可能源自南诏王室的核心机关典籍。”我顿了顿,“它不仅解释了矿区爆炸装置的运行机制,还隐藏着一种尚未被世人破解的能量转化阵法。”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机关师抬起头,颤声问:“你是说……这是南诏王朝巅峰时期的机关术?”

    “不止。”我缓缓摊开手中的一张图纸,“如果我们能真正破译这套机关体系,并加以改良……玄启将拥有足以横扫天下的战力。”

    话音落下,殿中一片死寂。

    随后,是一阵低声议论。

    有人激动,也有人怀疑。

    “昭帅。”一位年轻的机关师站起身,语气谨慎,“可这卷书中许多术语早已失传,若强行解析,恐怕会引发严重误判。”

    我看着他,缓缓点头:“你说得没错。所以我决定,成立五个专项研究组,分别负责机关动力、材料冶炼、战术应用、机械复原以及古文破译。每组由两位资深学者带领,每日汇报进展。”

    “是!”众人齐声应答。

    ***

    半月之后,机关术研究组传来好消息。

    他们成功复原了一种名为“风雷弩”的远程武器系统。

    采用风压蓄能与金属弹匣供能的组合设计,射速比传统连弩快三倍以上,且精准度极高,适合大规模列装。

    我在校场亲自试射后,当场下令量产两千台,优先装备边军主力部队。

    同时,水利研究组也取得了突破,利用机关齿轮控制水流分配,使得原本干涸的三块农田得以灌溉重生。整个玄启领地的粮食产量预计将在下一季提升两成。

    书院名声迅速传遍天下。

    短短一个月内,投奔者络绎不绝。

    有来自云泽的算学奇才,也有隐居山林多年的铸剑大师,甚至还有前朝旧臣的后代主动前来献策。

    玄启,正在崛起。

    ***

    然而,暗流从未停歇。

    一日深夜,徐逸匆匆赶来,神色凝重。

    “昭帅,书院内部开始出现分裂。”

    我皱眉:“怎么说?”

    “部分旧贵族子弟借机煽动学生闹事,指责我们‘轻儒重工’,破坏传统治学之道。”他递上一份密报,“更有甚者,偷偷销毁了几份关键的研究资料。”

    我冷笑一声:“看来他们是坐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徐逸压低声音,“这些学生的背后,都有京城户部的资金支持。”

    我捏紧拳头,目光冷峻如刀。

    “那就给他们一个教训。”

    次日清晨,我亲自召集群臣与书院全体师生,在大殿前集结。

    我站在高台上,环视全场。

    “有人说,机关术是奇技淫巧,不可登堂入室。”我声音不大,却穿透人群,“有人说,水利工程不如诗书礼仪重要。有人说,我们的路走错了。”

    我缓缓拔出佩剑,指向天际。

    “那么我问你们——是谁让敌军闻风丧胆?是谁让我们不再依赖天灾雨水?是谁,让我们能在短短数月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军队与制度?!”

    全场寂静无声。

    “不是那些只会清谈礼义的腐儒,也不是躲在京城吃俸禄的权臣!”我怒喝,“是我们自己,是我们书院的工匠、学者、战士!是我们用双手,用智慧,用血汗拼出来的未来!”

    人群中有人开始鼓掌,接着是更多人。

    掌声如雷,震动天地。

    我收剑归鞘,冷冷扫视那些煽动闹事的学生。

    “凡是破坏书院秩序者,即刻逐出书院,永不录用。”

    “凡是协助破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